這一對夫妻,宋墨玉卻是認識的。之前她去找宋飛鴻割瘦肉,錢嬸正坐在那邊和人扯閑天。
她笑瞇瞇打招呼“錢嬸錢叔,你們早啊。”
他們本來想悄摸摸把攤子支到一邊去,祈禱著宋墨玉看不到他們,沒想到還是被宋墨玉叫住了。
宋墨玉臉上帶著笑,聲音也一如既往的甜,仿佛只是遇到街坊鄰里,簡單地打個招呼。
錢嬸先支使著丈夫先去把攤子支棱起來,自己則走到宋墨玉攤前,眼睛往她的菜盆里瞟,嘴上說著“阿玉,你別怪嬸。我家一郎在這書院讀書,花銷實在多。你叔幫我支完攤子還要趕去碼頭做事呢。你沒成家,不知道一天天的哪里都是花錢的地方。”
她見宋墨玉不說話,繼續說道“喲,今天換菜了呀讓我瞅瞅,這么多蛋呢看著真不錯,你這成本怕是得不少吧能掙到錢嗎嬸嬸先不和你說了,我那邊也得忙呢。”
宋墨玉淡淡笑了下,目送著錢嬸回了她的攤位。
這地方又不是她的地皮。以前這里沒人擺攤多是因為這里臨近書院,大家對書院有敬畏之心,害怕在這擺攤吵鬧會得罪夫子們。但見宋墨玉在這擺攤多日都無事,所以這片寬敞平坦之處,早晚會有人前赴后繼。
只是宋墨玉沒想到,來得這樣快。
錢嬸說是說的可憐,她大女兒已嫁人,一郎要讀書,三郎還是個五歲的孩子,家里靠著錢叔做苦力,確實難以為繼。可她要是真把自己當宋墨玉的長輩、嬸嬸,斷然不會一個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出攤。更可以和宋墨玉錯開時間。還偏要取一個“竹桶飯”的名字和宋墨玉的“木桶飯”打擂臺。不知道的還以為那竹桶飯也是她家的呢。
宋墨玉將攤子上“宋家好食”的四字招牌擦得锃亮,靜靜等待著。
不多時,立身橋上陸續有人過來。
如今天光比以前亮得早些,附近的住戶起得便也早了。一個個好似才梳洗換過衣服,便揉著睡眼朝著宋墨玉的攤子奔來。他們在橋上相遇,相視一笑便知道都是早起來買吃食的。
其中一個穿著上好的軟面料子,并不住在這附近,也氣喘吁吁地跑來了。聽說是專程趕來買這吃食,好一早拿去送給如意坊的少東家吃。是以他手里還拿著兩個分外精致的漆木食盒,一只上雕了梅花,一只上刻了竹影,看著很是雅致。
這人出手闊綽,直接給了十一文錢,讓宋墨玉把食盒里的飯碗裝滿。
開門第一單就是個大生意,宋墨玉心里高興起來,麻利地上手裝飯打菜。
這人看了看又問道“聽小公子說你家還有什么醬香餅賣,今日怎么沒見著”
“真是趕巧了。今天做是做了兩塊,但您來之前已經叫人包圓了一塊買走了。”
這人嘟囔著“這可怎么是好,小公子可交待我務必要買到”
宋墨玉見他面露難色,把旁邊用兩層荷葉包著的東西遞過去“您要不帶個這個回去是我今天才開始賣的新品,不知道合不合你家小公子的口味”
這人接過去,入手溫熱,聞著先是一股荷葉香氣,隨后又聞到一股糯米飯的香氣。他本就是饑腸轆轆來采買,早在來的路上就餓得肚子直叫,方才還忍著,眼下卻忍不住了“這是糯米飯怎么賣”來都來了,自己也得飽餐一頓不是
宋墨玉把還沒掛出來的牌子拿上來給他看“一個十文。”
一看到價錢,圍在宋墨玉周圍的三四人都倒抽一口涼氣。
“乖乖小掌柜你可真敢開口。這是什么金銀財寶做的,再添兩文都能割一斤瘦肉回家了。”
“可不是嘛。便是去買雞,也能得半只。你這糯米飯怪金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