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馮淵在國子監是怎么大肆宣揚的,溫仲夏的小食攤突然來了不少國子監的學生。
“溫娘子,能不能做烤魚來賣啊,我想吃香辣味的。”
“烤魚太麻煩,紅糖糍耙簡單,先賣這個吧。”
“我想吃黑椒牛柳,我可以自帶黑椒來。”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太學的學生才知道溫娘子去給那國子監的小紈绔馮淵做席面了。
“溫娘子,你的食攤不如搬到國子監門口吧,我們那兒更寬敞些,不用在這里擠擠挨挨的。”
這話一出,簡直是當面挖墻腳,太學的學生們不樂意了。
“憑啥要溫娘子搬走你們國子監才幾個人啊,搬過去指定虧本。”
國子監的回嗆“人少,但我們有錢啊,溫娘子賣貴些不就掙回來了。”
這倆大宋最高學府因為離得近,平日就常常互相看不順眼,逮著一件事總是要爭個高低。
“溫娘子從一開始就選擇在這里擺攤,自然是對我們太學更有好感。”
“國子監門口擺攤的少,溫娘子去我們那兒競爭小。”
雙方一邊吃,一邊進行友好的辯論交流。
溫仲夏聽得好氣又好笑,好歹都是未來的國家棟梁,能不能成熟些
為了不讓他們越吵越激烈,她只好主動轉移話題“再過幾日是端午節,我要做粽子,你們喜歡吃什么口味我做個調查,哪種愛吃的多,便多做些。”
一眾學生馬上積極發言
“我愛吃肉粽。”
“溫娘子,一定要做蜜棗粽啊,蜜棗粽是全天下最好吃的粽子。”
“鮮肉粽才是最美味的,甜粽子都是異端。”
“呸,咸粽子那是人吃的嗎同吃米飯有何區別”
“別吵了,做堿水粽吧。”
溫孟冬拽了拽溫仲夏的衣擺,小小聲說“阿姐,他們又在吵什么啊”
溫仲夏無奈撫額“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忘了粽子的咸甜之爭,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從七嘴八舌的爭吵中,她仔細聽了聽,兩種口味聽起來幾乎旗鼓相當,大概因為這里匯聚了各地學生的緣故。
幸好這些學生們還有底線,動口不動手。
隨著臨近上課,他們逐漸散去,這場爭吵才慢慢停了下來。
溫仲夏只覺得腦袋瓜子嗡嗡嗡的。
“阿姐,阿姐。”
剛消停沒一會兒,溫孟冬又開始呼喚起她。
“怎么了”溫仲夏走過去,他又伏在桌上讀論語。
溫孟冬指著其中一句念道“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阿姐,這個執鞭之士是什么意思啊”
“這個嗎”
溫仲夏咬著下唇,頭疼了。
單就這句話,她靠著文言文學習經驗,大致能理解成如果能求得富貴,就算成為執鞭之士,我也愿意。如果求不到,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這個執鞭之士到底是何意,她有點摸不準。
望著冬兒求知欲爆棚的眼睛,她猶猶豫豫道“執鞭之士,可能是說”
是什么呢
“執鞭之士是指從事下等差事的人。”
突如其來的解答,令姐弟倆同時抬頭,一個身形略有些發胖的老先生不知道幾時站在了他們身后幾步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