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很快是多快呀”
藺葶
到底,藺葶也沒能親自帶孩子出去。
因為公社王書記尋了過來。
藺葶招呼人進屋后,也沒急著開口,先送走了婆婆與孩子們,才給人泡了茶水“您是為了養殖兔子那事來的吧”
王春玲本來還習慣性客氣幾句,見對方直接了當,便也不再虛與“是這么個事,這幾天我一直在琢磨可操作性,又托人聯系到了花城那邊的出口公司,證實確有此事。”
這年頭消息閉塞,也是聯系了后,王春玲才知道,花城那邊出口兔毛已經有三四個年頭了。
發展到如今,整個縣已有一半農戶參與進其中,且還有繼續擴張的意思。
這代表什么這代表市場還有很大的缺口,代表著他們不愁銷路,代表著能為國家創造更多的外匯券,也代表著能增加老百姓們的收入。
又想到只要將事情辦漂亮了,自己定然能再往上面升一升。
有這么多的好處疊加下來,王春玲哪里還坐的住。
她已經決定帶上幾個心腹,親自去花城考察市場。
但,在去之前她還想再與藺葶碰個頭,詢問對方還有什么建議。
王春玲算是看出來了,大學生到底是不一樣的,眼界比她手底下那幾個高中生不知高了多少。
瞧瞧人家隨便一個主意,說不得就能帶動整個縣城的經濟,這樣的人實在是值得交好。
當然,王春玲這次過來還有一層用意,就是希望對方不要將養殖這事透露給旁人,她絕不愿即將到手的政績被旁人搶了去。
藺葶自然一口應下,但條件是回頭開廠子時,得安排霍家與藺家人進去。
“這個沒問題。”對方干脆,王春玲答應的只會更干脆,畢竟這事于她真不算什么。
不過“若確定開始養殖,也不是一兩天就能促成的,最快怕也要半年后了。”
這也在藺葶的預計之內,于是很爽快的將所知細節細細說與對方
時間一晃又是一個星期。
期間,除了已經抵達新單位的霍嘯來了電話報平安外,婆媳四人的生活幾乎沒什么波瀾。
只是這天有所不同,藺葶領著越發待不住,成天往外跑的果果從外頭回來時,將無意聽到的話說與婆婆聽。
正坐在織布機前的胡秀聽了后,停下手上的動作,打量起精心收拾過的屋子。
藺葶知她舍不得,這要是她的屋子,她也不舍,便道“回頭把鑰匙給三嬸,請她時不時過來通通風吧。”
胡秀笑著搖搖頭“這房子啊,得有人住,不然就算是磚瓦房,空置兩三年也會破敗的。”
其實當時不愿意跟去隨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舍不得家里的房子。
畢竟建造時,是當成婚房建的,不止舍得用料,還處處講究。
就連滿屋子的家具,也全是好木料。
且,到底是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這里是根
藺葶也知道婆婆說的在理,給脫了厚襖的小家伙喂了半碗溫水,才問“二嬸為這事找你了沒”
自從一家四口全部去隨軍的消息傳出去后,村里很多人都在討論家里房子的去處。
就連她出去這么會兒功夫,就聽到幾個版本了。
至于不問三嬸,是覺的沒有必要,張梅花此人寧愿自己吃虧,也不占人便宜。
出乎意料的,胡秀搖頭“桂蘭雖然愛貪小便宜,房子這么大的事,她不會開口的。”
但心里頭肯定沒少琢磨,不過這話藺葶沒說出口,只是建議“要不您給霍嘯去個電話問問”
胡秀“不用,那小子說隨我跟你決定。”
藺葶這會兒已經做到了婆婆身邊,聞言有些驚訝“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