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就大爺和阿玨兄弟兩個,一母所生的親兄弟,父母都不在了,大爺是“長兄如父”,與阿玨互相扶持至今,自然千好萬好。
可她與未來弟妹只是妯娌,將來至少十年內,家里也只她們兩個女人。若未來弟妹是不好相與的,出身又尊貴,有國公府娘家做靠山,這崔宅里,她和孩子們還能過安生日子嗎
次日并非休沐,崔家兄弟兩個都要先去衙門,一早便是孟安然先帶了禮物到安國公府拜會。
府上四位姑娘,一位是從前快成她弟妹的,一位是將要做她弟妹的。聽見迎她的嬤嬤說,徐老夫人病著不見人,孟安然心里先是一喜,卻又擔心,若紀大姑娘和二姑娘同在一處,她都該是什么態度才不失禮、少尷尬,可到了溫夫人正房,只有三姑娘和二姑娘在
看見溫夫人溫柔含笑的神色,孟安然立刻就覺得,一定是溫夫人為了免她為難,才沒叫大姑娘也在身邊
她心里更放輕松了不少,與溫夫人和兩位姑娘都見了禮。
溫夫人便叫三姑娘先去“你先回房歇歇吧。”又叫一個丫頭送三姑娘回房。
孟安然稍覺奇怪怎么三姑娘回房還特特派了人送自己家里這樣倒像是押送人一般。
但這是人家的家事,又與二姑娘無關,孟安然自然沒多問,也沒深想。
寒暄兩句,她先將阿玨要離京一事講明,賠笑道“他說前日已與夫人議定了婚期推后,我們還不知,陛下已先知道了。若有不妥之處,回去我告訴他哥哥,一定教訓他。”
她一面留心溫夫人的神態,一面更關注著紀二姑娘。
二姑娘她努力從二姑娘的容色中抽離精神二姑娘面上看不出太多,倒竟沒有絲毫遺憾不舍難道、難道是在高興嗎
孟安然先怔了怔,隨即便明白過來
她再覺得崔家好,覺得阿玨是好親事,可女孩子只要過得不是太差,哪有甘心情愿舍了自家,到人家做媳婦的
就是她自己,出閣的時候也哭得昏天黑地。大爺再好,孩子們再貼心,她也還時常想家想爹娘呢。
何況一看便知,溫夫人一定疼愛二姑娘。
溫夫人欣喜笑道“他能得陛下看重,這樣大的喜事,哪里還教訓他何況的確是前日說定了的一則是為免去流言紛擾,二則,我們二丫頭年紀還小,我也舍不得,正好多留一年在家里陪我。”
孟安然忙笑道“果真如此,竟是兩相便宜了多謝夫人體諒。”
這一節議定,她便說起修繕房舍的事“我們先把西跨院都修整好,二姑娘來了便省了事,只是又怕不合二姑娘的心。”
說完,她等著溫夫人交代。
溫夫人看向紀明遙。
紀明遙當然是認為,有人幫忙干活還不愿意嗎
前后好幾進院子,全要她自己收拾布置,得費多少精神
她起身一禮,笑道“就請恭人修整布置了罷。”
連崔玨她都還只稱“崔翰林”,這就叫孟恭人“嫂子”好像有些早
孟安然還是沒品出紀二姑娘這算什么性子。
她先忙笑道“姑娘太客氣了,何必還稱我恭人我比姑娘年長幾歲,如不棄嫌,請先稱姐姐罷”
這話出口,她不免覺得緊張。
她只是前山東按察副使之女,現順天府丞之妻,若非崔家和安國公府結了親,她是不大當得起國公之女一聲“姐姐”的。
若二姑娘同大姑娘一樣傲氣,即便這聲“姐姐”叫出來,心里也必不情愿。
紀明遙也覺得她仍像“外人”一樣,客氣稱呼孟恭人是“恭人”有些怪。
早晚要是“一家人”人家都主動示好了,她當然得趕緊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