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玨拿起書,卻不記得自己方才看到了何處。
他只得翻回去幾頁,重新閱讀。
二月初一日,崔家向安國公府請期,兩家將婚期定在四月初九。
溫夫人并不要紀明遙自己繡嫁衣,而是早便專撥了八個繡娘到她院中,替她做所有會用到的針線,包括婚后送夫家人的荷包、香袋等小東西。紀明遙自己只管提要求和驗看成果。
幾日一閃而過。
很快,便是紀明達出閣前夕。
晚飯后,溫慧來到啟榮院。
在女兒出嫁前,她最后對她殷殷叮囑“雖然是嫁回舅舅家里,可做人外甥女和做人兒媳并不一樣,連做人的外孫女和做人孫媳也不一樣。你到了溫家,勿要再以理國公府外甥女的身份自居,更不要再當自己是從陽的表姐,總是拿住他的不是,直接教訓他。你是他的妻子,他是你的夫君,你也要先做好兒媳、孫媳,真有什么事,娘才能好好護著你”
“娘”
離家前夜,紀明達也感慨萬千。
她想謝謝娘,也想對娘道歉,她還有許多埋怨的話想和娘說,更想說她舍不得娘、舍不得家里
可最終,她只是緊緊靠在娘懷里,只能說出“我知道我都知道”
“請娘放心就是我都明白”
溫慧知道女兒并沒有全明白,可再多的,只憑她說不行,還是要靠親身體會才能徹底懂得。
現在她又覺得,萬幸女兒是嫁回她娘家,不管有什么事,憑兩家的情分,孩子總不會受大委屈。
從明遙看,崔家與明達的確不合適。從前,是她太過信任明達了。明達學去了她祖母的劣處,真有些過于高傲、目中無人。
或許正如明達所說,那夢是天上神仙給她的警示罷。
想著想著,溫慧又后悔沒有盡力教女兒更多。明達可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親骨肉啊她怎么那般輕易就對自己的孩子失望了她年輕不懂事的時候,爹娘也是這樣對她的嗎孩子是被老太太教壞的,她當只怨老太太才是,為什么要怨自己的孩子
母女倆抱在一處,都哭腫了眼睛。
次日,溫從陽前來親迎。
他面龐瘦削,笑容溫和,一身喜服端坐馬上,竟似玉樹芝蘭。
都知他腹內草莽,這門親事也算一波三折,安國公府堵門的兄弟姐妹都未難為于他,走過禮數便放他入內。
新郎翩翩年少,新娘的面龐雖被掩在蓋頭之下,卻身形筆直、端儀大方,真似一對璧人。
再看新娘身上的蹙金繡云霞百鳥真紅嫁衣和蓋頭竟全是自己親手繡制,一時間,滿室贊美聲更是不絕于耳。
“果然是紀大姑娘這若不說,誰敢信是自己做的”
“這世上哪里有紀大姑娘不會的事,她若是個男人吶”
“滿京里就這一位齊全姑娘,到底還是理國公府有福氣。”
還有更低聲的議論
“雖然國公夫人疼女兒,可真比起來,溫家這位小爺還不如我家的混蛋小子呢。我家小子起碼會說幾句論語,還會背兩句詩”
“怕不是成親之后,紀大姑娘平常念書,都能念得新郎官頭疼吧”
“你們說,新郎官字認全了嗎”
“哈哈哈哈”
這些藏在暗處的、飽含酸意嫉妒的言語自然沒有傳到新郎新娘和主家人的耳中,可光是聽著眾人對紀明達的贊美,已經叫溫從陽心有怒意。
他就知道人人都會說他配不上紀明達
又不是他想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