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代小姐姐用力地咽了一口唾沫,潤了潤因長篇大論而干涸地喉嚨之后,準備接著往下說。
可就在這時,一道不耐的大喝,忽地如利箭般扎向手代小姐姐。
“阿梨你在干什么呢怎么一直在和客人聊天那邊的那幾張桌子擦了嗎”
手代小姐姐的表情勐然一僵,嬌軀用力地抖了幾下。
“啊、啊老板”手代小姐姐條件反射般地轉過頭,朝那個正將半只上身探出廚房門簾的中年人急聲道,“抱、抱歉我現在就去擦桌”
話說完,手代小姐姐轉回頭,雙手合十,面帶歉意地向青登等人微微欠身。
“對不起啊,我不能再和你們聊天了,再聊下去,老板他可就真的要生氣了。你們如果要加餐或者是有別的什么需求的話,就再喊我吧”
德川家茂頷首并微微一笑
“嗯,你去忙你的吧。該說對不起的是我們。抱歉呀,我們纏了你那么久。”
“不客氣,我本來就是那種喜歡和客人聊天的人,跟你們聊了那么久,我很開心。”
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爽朗笑聲后,手代小姐姐抱著茶盤,快步走向不遠處的那幾張臟桌。
青登目送了一會兒手代小姐姐離去的背影后,將視線投移到離他們只有一桌之隔的那伙兒年輕儒生的身上。
昌平坂學問所的學生嗎
穿越到這個時代那么久,這還是青登第一次碰到真正意義上的以鉆研儒學為己任的儒家子弟。
儒學的東傳,自兩國有聯系之時就有,也就是漢時期,后來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對于中國政治上的儒家文化進行了進一步的借鑒。
盡管兩國文化在歷史上有過多次交流,但儒家并沒有被日本本土接受,只是浮于日本上層貴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或者政策上的搬弄,這樣的搬弄往往沒有顧慮到日本的國情,所以后來多半都是失敗。
直到江戶時代,德川家康確立自己的統治之后,出于維護德川家族的統治秩序的迫切需求,急需一種強有力的思想文化作為官方的統治基礎。
此前的日本的主流文化是佛教禪宗文化,總體而言,是政府的對立面,無論是佛教文化的大量宣傳還是寺院經濟對于勞動力和國家財富的大量吸收,都是不利于幕府未來的統治預期和社會穩定的。
所以在中國持久發展,且為中國社會發展帶來實際利益的儒學文化,就成了江戶幕府的“政治文化代言人”的首選。
在江戶幕府的一手帶動下,儒學開始在日本真正地興盛起來,儒學真正地融入進日本的社會生活,滲入日本的各個階層。
遭人嫉妒對于此類事情,青登老早就習慣了。
所以在從手代小姐姐那兒得知這伙自命不凡的儒生,時常怒噴他“德不配位”時,青登的內心是毫無波瀾的。
換作是以前,青登或許還會感覺心里不爽,但在歷經諸多風雨之后,他的心境變得平和不少。
現在,面對“紅眼怪”的中傷時,青登的所思所想大致如下嘴長人家身上,就任由他們去說吧我也管不著對方,反正我只需做好自己便可。
不過,雖不在意那伙儒生顧盼自雄的傲慢行徑,但對于手代小姐姐所提及的這幫人在聚會時常干的另一項活動針砭時弊,青登倒是莫名地感興趣。
青登沒來由的很想聽一下,終日在江戶幕府治下的儒學最高學府里念書的儒家子弟們,對于方今的日本國勢,究竟都有著什么樣的見解與高論。
說來也巧青登并不是當前唯一一個集中精神,準備認真傾聽那伙儒生的討論內容的人。
德川家茂、天章院與二重姐妹,此刻統統做出了與青登相同的舉止。
然舉止一樣,目的卻是各自不同。
青登只不過是一時的好奇心作怪。
德川家茂和天章院則是抱著虛心問教的認真心態,想要好好地聽一聽這伙儒生,是否真能說出點兒能讓他們點頭的信服論調。
至于二重姐妹她們是單純的樂子人。只純粹地是因為無聊沒事做,想要打發時間,所以雙雙露出一臉仿佛準備聆聽評書的熱望表情。
一行人排排坐、喝茶茶、聽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