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劍道上的前輩,不過已經去世多年了。”
二之森老頭已經是七八十歲了,劍道上的前輩若是還活著,恐怕得一百多歲了。
白田有紀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課長家的道場果然厲害,只是說了一下道場的名字,這位德高望重的劍道名人就想起來是臺東區的劍道名家。
回想著水野的一番戰斗,二之森老頭把話憋在了心里。
他會記得那位霜島純一郎,可不是因為對方是什么劍道高手。
而是在他剛長大,大概五十年代的時候曾見過那位商人氣息濃郁的劍道前輩,對方拄著一副拐杖,臉上永遠帶著市儈的笑容,身上總是夾著公文包。
在戰后的糧食危機時,這位純一郎很是發了一筆橫財,搭上了駐軍的線,很是收購了大量土地,將小道場的土地大大的擴張,也低價買進了不少古董字畫,而且最具傳奇性的是他那一雙瘸腿。
為了逃避戰爭后期的兵役,據說純一郎故意從山上掉下來摔斷了腿,免除了被征召到太平洋戰場的噩夢。
在戰爭結束后他很是以此為榮,一次次的在聚會上說起,跟當時所有道場都格格不入。
至于后來倒是沒有聽說過霜島道場有什么其他事情了,純一郎就那么一個兒子,為人老實。
他一個人仿佛吸走了小輩的精明,沒有了精明的純一郎,道場很快的沒落下去,而霜島清美的女子劍道……女子劍道從來不在二之森這樣的正統劍道人士的考慮中。
“那這位水野,是個天才啊。”二之森老頭只能這么說道了。
在霜島道場都能學的如此強悍,不是天才還是什么。
“不過這次水野面對的敵人并不簡單。”看著蹲距線上的兩人,二之森懇切的說道,“神奈川的冠軍,在武道大會上一樣的沒有敗績,善用一手二刀流。”
白田有紀早就注意到這位神奈川冠軍手中的雙手劍了,和清一色的竹劍比起來,這位用雙手劍的選手就怪異多了。
島國的劍道比賽中如無標注,并不禁止選手使用雙手劍,因為在歷史上也的確有雙手劍流派,只是雙手劍沒有流行開也是有原因的。
這東西……在實戰中非常難發揮作用。
NHK的直播上也同樣的有專家在做著解釋:“是罕見的二刀選手,能夠用二刀流走到決賽啊,這位叫新倉的選手也很是厲害。”
“二刀流有什么困難的地方嗎?”女主播除了人氣旺之外,對劍道知之甚少。
在她的印象中,二刀流,三刀流,五刀流,刀越多越好,漫畫里不都是這樣的嗎。
“你看他手中所拿的竹劍,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竹劍是否不一樣?一把是太刀樣式,一把則是短刀、肋差性質,和大家想象中的雙手持太刀是不是差遠了。”
“因為別看竹劍不是很重的樣子,但其實揮動起來也需要兩條胳膊同時發力,才能發揮最凌厲的效果,單手持著太刀很難在力量上拼過對手,而一手長刀一手短刀已經是取舍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