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是有人雙手舞動長刀都有一樣的威力呢?這樣就不用一只短刀,一只長刀了吧。”
聽到女主播的天真問題,劍道高手嘆了口氣:“既然每一只手都能揮舞出別人雙手劍的力量,那為何不兩只手一起握長刀,發出雙倍的力量呢?”
女主播也意識到自己的白癡問題,兩個人立馬把話題引到了別的地方。
今天是周五下午下班時,收看電視機的觀眾并不是很多。
受限于畸形的放映生態,雖然也受到了網絡的排擠,但島國的電視持有量比起其他國家來說要好的太多,就算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沒有對波的戰斗,但水野和對面用雙刀的選手也給觀眾留下印象。
二刀流,本身就很有節目效果了。
“二刀流嗎。”
看著對方手中持有的長刀、短刀,水野瞇起了眼睛,在【劍術】中,二刀流、多刀流的技法也一樣都有。
對面的冠軍種子用的是逆二刀的路子,也就是【】,逆二刀偏進攻,正二刀偏防御,倒不是因為左右臂的力量不同,而是因為大部分劍士持刀時都是右手前左手后,在以此為假象目標后,逆二刀在進攻時就占有優勢了。
不過一切都是相對來說,單刀注重力量,雙刀注重技巧,但絕大多數的劍客想要使用二刀流都是想想罷了,得不償失,把練習雙刀的力氣用在一把刀上,進展更快。
現實又不是《山賊皇》,雙手、嘴巴,三刀流,亦或者能用出星爆棄療斬,人類的身體素質是有極限的。
但不妨礙所有人用驚奇的眼光看著新倉的二刀,一方是黑馬,一方是罕見的二刀流,十足的吸引目光。
“請多指教。”
“準備。”
新倉的目光變得犀利起來,短刀向前,長刀在身側拉開。
“開始!”
“咿呀啊!”
新倉主動進攻,短刀向前格擋著水野的竹劍,長刀則伺機準備。
現實中的二刀流,一般是用短刀撥開、招架對方的攻擊,然后再用另一只手的長刀突襲得分。
只見新倉嚎叫著在水野身邊跳來跳去,加上呀啊的嚎叫聲,畫面很是生動,而在用短刀不停干擾水野時,長刀也在不斷朝著水野的打小手、胴、面甲而去。
在新倉的干擾攻擊下,水野表現的有些笨拙,疲于奔命的應付著。
“這是第一次面對二刀流的選手吧。”
二之森老頭看著場上的局勢點了點頭:“短刀不停的干擾,長刀也在試探,這種左右為難的局勢的確會讓新人為難。”
到了二之森這種級別,不會有人再去取巧的使用二刀流。
一寸長一寸強。
宮本武藏的二刀流為什么出名,不就是因為在歷史上使用二刀流的劍圣劍豪不多,所以二刀流才被人津津樂道。
可就算是劍豪劍圣,真正到了戰場上也得屈從于現實規律。
戰場上別說二刀流了,就是太刀都不常用,武士們最常使用的還是薙刀類的長兵器,我能打你你打不著我,很簡單的道理。
而島國劇中清一色武士拿著太刀上戰場,也是為了宣傳國家特色,文化輸出。
水野和新倉乒乒乓乓對了幾招后就索然無味了,對手的二刀流實在是沒有什么好說的,和一把太刀相比,二刀流靠的是技巧和機敏的反應,但這兩樣水野更不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