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年3月12日,在城內絕大多數撒拉森人撤離后,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袖,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以征服者的身份進入耶路撒冷,盡管有人對他對撒拉森人過分寬容的態度頗有微詞,但在他收復圣城、征服埃及的巨大功業面前,沒有人敢對他的決定提出質疑。
幾乎是同一時間門,梅卡迪耶也從西西里帶來了亨利六世鎩羽而歸的消息盡管康斯坦絲的繼承權名正言順,但坦克雷德已經得到了教廷的承認,在不滿霍亨斯陶芬已久的意大利本土也能迅速拉起一支支持隊伍,加上理查一世親自率兵援救西西里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亨利六世也不得不投鼠忌器,兼之他在意大利因水土不服染病,故不得不在二月返回德意志。
至于他在回程路上先后聽說理查一世征服埃及和收復圣城的消息后有沒有后悔應該果斷進攻西西里,那就不得而知了。塞薩爾覺得以亨利六世的性格,他現在應該對理查一世恨之入骨,不過在理查一世收復圣城,聲望達到頂峰之后,如果亨利六世還和腓力二世共謀在理查一世回國路上劫持他,那亨利六世這輩子也別想恢復他的教籍了。
至于腓力二世,他應該還是按照歷史上的行動在回國之后迅速拉起一張“反理查一世包圍網”,不過在理查一世成功收復耶路撒冷后,這張包圍網的威力必然大打折扣,塞薩爾覺得以腓力二世的作風,他在理查一世宣稱要援救西西里時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抹黑理查一世的機會,不過當時理查一世受到的非議有多大,現在打臉就打得有多慘,等他回到普瓦捷后,埃莉諾應該會繪聲繪色地和他描述這些樂子,他拭目以待。
不過眼下他的下一個行程是前去耶路撒冷和父親會合。老實說,他對這個行程并不是很樂意,上輩子被炸死在耶路撒冷的心理陰影并不會因為他已經在這個新世界生活了七年改變,而他也不覺得一場長途旅行有贖罪之用。而在他們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又一件有些令人意外但不難理解的事情發生了。
“康拉德遇刺了,是撒拉森人做的。”理查一世簡明扼要地說,“我已經讓亨利趕來耶路撒冷和伊莎貝拉女王結婚。他年輕,英俊,出身高貴,她會立刻愛上他的。”
對和康拉德這段由母親和繼父安排的婚姻,伊莎貝拉女王也并不樂意,除了被迫與前任丈夫離婚之外,康拉德本人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無疑也令伊莎貝拉女王倍感抗拒,把丈夫換成年輕英俊的香檳伯爵應當也是女王本人喜聞樂見的事,不過
“他死得太突兀了。”瓊直白地道,“我認為你不應該這么快安排亨利和伊莎貝拉女王結婚,畢竟你與他的不和眾所周知,亨利又是你的外甥。”
“你不用擔心,康拉德在去世前拉著伊莎貝拉的手反復強調此事與我無關,并要求她緊閉城門,不要在我到來之前見到任何人,就連勃艮第公爵也被拒之門外,如若有人懷疑,伊莎貝拉可以為我作證。”理查一世的眼神有些復雜,雖然他對康拉德素無好感,但他畢竟已經去世,無足輕重的仇恨一方的死亡可以輕易將其消解,“他算是做了件好事,否則如果有人在我來之前強迫伊莎貝拉結婚,我會面臨又一個麻煩。”
“所以勃艮第公爵會記恨您。”一直沉默不語的塞薩爾突然說,“或者他的封君,他一直都記恨您。你的清白毋庸置疑,但您仍然需要提防惡毒的謠言。”
歷史上,為了合理化劫持理查一世的行為,亨利六世的借口確實是和薩拉丁締約和康拉德之死,鑒于此時他已經和腓力二世達成了同盟,很難說這個借口會不會是腓力二世的靈感,不過即便此事與腓力二世無關,他想必也是放任了有關理查一世謀殺康拉德的謠言,這對他百里無一弊。
“你說得對,孩子。”理查一世道,不知為何,塞薩爾總覺得他的眼神有些悲傷,戰勝薩拉丁并奪回耶路撒冷之后,他似乎沒有他的戰友們那么開心,“但你還小,這不是你該關心的事。”
“他六歲了,已經不算小了。”瓊提醒道,而理查一世也沒有再問下去。
,
果不其然,當香檳伯爵亨利趕到耶路撒冷時,伊莎貝拉女王立刻便愛上了他,對和他結婚毫無意見,甚至十分樂意。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后,女王的繼父伊貝林的貝里昂便趁勢提出應該正式加冕香檳伯爵亨利為新任國王。
這一決定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包括居伊,他的妻子固然是理查一世的表親,但西比拉與理查一世的關系又怎能與香檳伯爵亨利相提并論,因此在香檳的亨利與伊莎貝拉女王結婚之后,他便明智地提出愿意放棄耶路撒冷王位將其轉交給二人。
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不過作為補償,理查一世還是和圣殿騎士團重新談判,將塞浦路斯以十萬第納爾的價格轉賣給居伊,同時他此前攻下的雅法也移交給了呂西尼昂的的杰弗里,保障呂西尼昂家族仍然是耶路撒冷王國的重要勢力。
除此之外,他還需要處理另外兩個問題,盡管他允許薩法丁帶著原先住在耶路撒冷的撒拉森人回到埃及,但沿海的領土和亞歷山大里亞他并沒有松口歸還,同時,利奧波德決定回國,但大部分德意志騎士都更希望留在圣地,理查一世本來打算將埃及的領土交給這些德意志騎士,但在耶路撒冷圍城戰后一直沒有離開圣地的狄奧多西牧首忽然表示,伊薩克二世有意購買這片土地。
“埃及一直是羅馬的領地,直到七世紀才為阿拉伯竊取,如能兵不血刃收復這片土地,巴西琉斯愿意拿出八十萬第納爾,并盡力保證理查國王回國時的安全。”對于這一刻,狄奧多西牧首顯然準備已久,而他的提議雖然令理查一世不甚愉快,卻正中他下懷。
顯而易見,無論是德意志人還是呂西尼昂家族都無法拿出更高的價格買下埃及沿岸,有了這筆巨款,他在十字軍東征中損耗的戰爭資源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補充,令他回國之后統治更加順利。況且,盡管他收復耶路撒冷的功績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聲望,但腓力二世和亨利六世顯然不會就此對他繳械投降,他想要順利回國最合適的路線是經西西里來到被比薩人和熱那亞人統治的撒丁與科西嘉島,再借道阿拉貢和納瓦拉王國回到阿基坦,而如果伊薩克二世愿意為他便利,他便不必繞過愛琴海,同時他還能在希臘為他的軍隊補充給養,保證他們在回國之后仍戰力充沛。
從他接受了狄奧多西牧首帶來的一百支希臘火起,他就已經沒有了拒絕他提議的借口,并且理智上,他也明白答應這個交易對他是最有利的,于情于理他都應當答應這筆交易,盡管他確實不喜歡希臘人。“我接受巴西琉斯的提議。”理查一世不甚情愿地表示,而耶路撒冷貴族們雖然也不希望將埃及交給希臘人,但他們確實也出不起同等甚至一半的價格保住埃及,因此,他們也沒有立場勸理查一世高尚無私地放棄這筆巨款,他為耶路撒冷王國已經付出足夠多了。
達成目的的狄奧多西牧首顯然不在乎理查一世態度的冷淡,而是繼續熱情地恭維他,恨不得他明天就到君士坦丁堡簽署條約,理查一世對此敬謝不敏,催促他趕緊回去向他的巴西琉斯復命。所以他還剩下最后一個問題,如何安排德意志騎士的去向。
這時利奧波德提出不如在耶路撒冷為騎士們找一個封地,讓他們能像圣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一樣在圣地保衛基督徒的安全,新任耶路撒冷國王亨利則主動提出將康拉德死后暫時無主的提爾交給這個全新的騎士團,得到了德意志騎士的一致歡迎。
所有的問題都圓滿解決,從貴族到騎士,所有人都沉浸在新婚的歡樂和收復圣地的喜悅中,當理查一世的身影出現在慶典中時,無論是何身份的人都激動不能自已,騎士以他的披風拂過他們的盔甲為榮,詩人則恨不得窮盡一生的才華以歌頌他的功績,當有人提出理查一世還沒有一個合適的綽號以贊頌他的豐功偉業時,理查一世對此興致缺缺“英格蘭還沒有第二位叫理查的國王,我不需要一個綽號將我與一個不存在的繼承者加以區分。”
“我無法想象還能有下一位名叫理查的國王有您這般的風采和功績,不,沒有任何一位國王如您一般勇猛無畏,您不是凡人之軀,您有一顆獅子般的心”那人越說越激動,他還不知道他即將名留青史,“對,獅心您是我們的獅心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