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前些天,我才和劉公公通過信,沒有半點異常”
奉天殿,喧嘩此起彼伏,文武百官都被這消息震得七葷八素。
吏部尚書焦芳回神后,就下意識的說出反駁證據。
這下,朝中喧嘩議論戛然而止,目光都落在焦芳身上。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朝中眾人都知道,焦芳是通過攀附劉瑾,在馬文升辭官后,才能當上這個吏部尚書的。
他已經屬于天然的閹黨一派。
自然,他們也希望這種事情不要發生,都抱著僥幸。
“焦芳,你覺得我們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嗎”
“首輔大人都說了,興王已經脅迫陛下,陛下都被脅迫了,劉瑾又算是什么東西”
謝遷自然預料到會有這樣的質疑,直接厲聲道“莫不是你已經暗中投靠興王是興王在北方的內應”
已經沒工夫和焦芳這些人斗了。
謝遷直接雷厲風行的給焦芳帶上了通敵帽子
“不是我,我沒有”
這個大帽子一蓋下來,焦芳立即臉色大變,急忙否認“我只是懷疑一下,畢竟這消息,實在是太驚人了,我有些難以相信”
“是啊首輔大人,謝閣老,這事情實在有些難以置信。我們大明,畢竟自正統年間以來,還還沒有再出過這種大事唉就不應該讓陛下亂跑啊,難道又要上演一場京師保衛戰嗎”
“當年有于少保”
“現在”
本來和焦芳不對付的戶部尚書韓文,此番也忍不住站在了焦芳這邊,作出了正常懷疑,然后還舉土木堡的例子,舉皇帝隨意出京的教訓,也在尋找正德年間的于謙。
這下,誰是于謙
“這土木堡之變”
“金陵之,之變”
京師保衛戰、于謙、皇帝亂跑,正統、正德
這幾個詞一出,再看看當前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臨朝景象。
就算是朝中沒有經歷過土木堡之變,沒有經歷過京師保衛戰的年輕官員們,也能夠迅速理解并帶入當年的局勢了。
此時此刻,不恰如彼時彼刻嘛
英宗搞出來的爛攤子,好不容易經過兒子、孫子收拾干凈,現在又,又要來一個天子南狩,再讓大明出現危機嗎
而且
這場危機,是來自南方
他們還不能南遷,只能繼續向北
好家伙,時局逆轉,他們這些人要追隨英宗的腳步,也要去瓦剌留學,把當年落下的課要補回來嗎
他們帶入感很強烈,甚至都聞到了風沙的味道了。
“我知道大家很難相信,但正如韓文提到的正統年間,提到的英宗,當年英宗他們那么好的局勢,當年我們大明更加蒸蒸日上,還,還不是出現了這種事情”
“太皇太后應該還記憶猶新吧,畢竟也不過才過了五十年不到。”
“還有朝中上了年紀的大人應該也記得吧,當年大家同樣不敢相信”
“可事情還是發生了”
謝遷這下甚至有些感謝英宗了。
他老人家以實際行動給大明眾人上的警示教育的課,沒想到時隔五十多年,又派上了用場。
他們幾乎都不用費什么口舌,舉什么例子了。
例子就在眼前,他們都不用說太多,官員們會自行腦補一切。
反正京師保衛戰嘛,大不了再來第二次。
京城的百姓,應該也輕車熟路了。
這也是他們內閣差點忽視的優勢
大明自有國情在。
謝遷發現,這番話下去,所有人都閉嘴了,連太皇太后也身子一抖,似乎勾起了什么不好的回憶。
因為她說起來,還曾見過朱祁鎮的母后孫太后,土木堡的經過,再清晰也不過了,這就是土木堡帶來的回憶殺
“娘娘臣臣自比不上于謙于少保臣臣也沒能力帶領大家來一場京師保衛戰臣,臣想要乞骸骨”
劉健顯然也意識到,火候夠了。
這會兒,竟然不進反退,在關鍵時候要打退堂鼓,主動請辭。
“劉健,你要請辭”
陷入回憶殺的太皇太后被劉健這一招搞得回到了現實,反而有些震驚。
這和孫太后拿到的劇本又不一樣啊。
“不是首輔你要請辭在這關鍵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