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等文武百官又震驚了,臨陣脫逃也不能說的這么直白吧。
“是的太皇太后娘娘,臣有自知之明,臣恐怕做不了于少保,也沒有能力,再讓我大明江山”
“而且,于少保的下場”
劉健態度很堅決,承認自己不如于謙也很順滑。
然后,他這猶豫的樣子,也讓一些官員迅速反應過來
是啊
于謙為國為民,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
可結果呢
還不是被英宗殺了。
擱在哪個打工人身上不心寒
“太皇太后、太后娘娘,臣也乞骸骨”
“我也自比不上方孝孺。”
而就在眾文武百官深刻反省反思的時候,謝遷也再次給了一擊,再次有意的提了一個名字,讓文武百官們勾起了另外一個不好的回憶。
人們這又迅速意識到了一個情況
朱佑杬也是朱老四,你們朱家皇位爭來爭去,都在你們朱家自己人手中打轉。
當年方孝孺做錯了什么,忠君愛國
可忠的皇帝錯了。
朱棣上位之后,還不是殺了人家。
所以,現在又有另外一個情況。
他們到底要忠于誰
別到時候朱厚照打輸了,朱佑杬又贏了。
他們學誰方孝孺黃子橙。
這都是白骨累累的前車之鑒啊。
這都是大明該死的歷史厚重感啊
平日還好,看不到大明皇帝的薄涼,可到這種時候,朱家皇帝最薄涼了。
誰賣命
偌大的奉天殿,因為劉健和謝遷的請辭,再加上又要來一次京師保衛戰,不,又要來一次奉天靖難,或許又要上演于謙、方孝孺的下場。
幾百人的場面,弄得落針可聞。
尷尬在原地,幾百雙眼睛大眼瞪小眼,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發言。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好在就在這個時候,一道急促的聲音響徹全場,打破了這下的安靜。
人們紛紛回頭,看到了一身紅衣的信使。
“什么情況”楊廷和迎了上來。
“娘娘首輔大事不好了陛下有旨,通告全國、昭告天下內閣謀反南方軍隊高喊北伐他們已經勢如破竹,連續攻克徐州、洛陽席卷天下”信使直接傳遞噩耗。
整個大殿再次落針可聞。
“劉健、謝遷,你們你們真要請辭”
“我,我大明,已經不配出現于謙了嗎”
張太后已經徹底成了擺設,太皇太后反而再次看向劉健,終于意識到,他們大明皇家信用脆弱得宛如一張紙。
這一下,歷史走向了分叉路。
他們都不愿意再選出一個景泰帝了。
內閣直接要投了。
“臣有罪”
“臣有罪”
劉健、謝遷直接跪地請罪。
“臣,臣也乞骸骨”
然后這個時候,禮部尚書張昇也再次添了一把火。
“臣,臣乞骸骨”
隨著他的發動,一批官員也跟著跪地。
“首輔大人,次輔大人你們,你們怎么這樣你們你們可是天下文人楷模,大難將至,你們甚至甚至連徐有貞都不如嗎”
戶部尚書韓文直接就驚呆了,他也是內閣的人,也是比較尊敬劉健和謝遷的,卻萬萬沒有想到
他們現在有這樣的選擇
焦芳也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