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說過,醫生在成為咨詢顧問之前,就已經因為糟糕的“運氣”和警視廳有過許多次接觸,過數次幫忙。
天才多少都有點脾氣,雖然很不想承認,但警視廳的刑警們的確有在受到幫助的時候,有跟不上醫生進度的狀況。
這一點,負責帶隊的目暮警部,大概最為挫敗。
昔日一些偵探協助破案的時候,哪怕偵探們將犯人的作案手段說了出來,目暮警部也經常在親眼看見模擬還原的實際畫面后,才能徹底理清楚頭緒。他著實不太擅長在腦內構建場景的事。
而等到了心理醫生這,這狀況就更嚴重了點畢竟尼昂先生的破案方式,很多時候比偵探們要更加玄乎又難以理解。
基于這一點,尼昂醫生過去注視目暮警部與其部下的目光就很微妙,也出現過幾次因為警察的遲鈍而失去耐心,語氣不免冰冷冷的狀況。
但等事件結束,冷靜下來后,醫生會開口為自己的態度道歉,并在筆錄的時候將案子細節問題耐心說明清楚。如果有人鼓起勇氣問他一些破案的思考流程,他也會毫不保留的一一告知。
很有趣的事沒脾氣,一味好好先生的人,反而不容易得到他人尊重,難活出尊嚴。
反倒是會生氣會諷刺會露出冷淡不耐一面的人,更容易在他人心中留下痕跡、被他人敬重。
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醫生每一次展露的不悅,看上去都像在怒其不爭,像在為受害者的死以及犯人的逃之夭夭而憤怒。
因此在習慣了醫生脾氣的刑警們看來,這完全不是什么事,反倒是越發覺得醫生的確是個正義感十足的好人。
松田沒搭話,他只是摸了摸下巴,上前從尼昂醫生手里拿過那份案件記錄,自己也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然后在目暮警官派人去按尼昂所說的話進行調查時,黑色短卷發的男人瞇起眼,像是察覺到了什么,無意識間重復了一遍尼昂進屋后的行動。
查看尸體,將其姿勢、傷口、神情與手中的記錄進行對比,然后檢查環境,例如花園泥土里的小半個腳印
松田腦子很好,知識儲備也很充分,在警察學校的時候,他在模擬實習課上的破案速度就一直名列前茅,只比當年的年級第一慢上不到十秒。
但他沒接觸過連環殺手的案子。
這種犯人完完全全與死者人際交往無關的案件,破案角度就只能從犯人留下的痕跡來下手。
但這何其困難。
無差別連環殺人犯之所以會被警方嚴肅對待,不僅是因為其危險性,還因為相當難以鎖定嫌疑人。
所以松田與其說是在尋找犯人先生,不如說是在無意識間拼圖般尋找尼昂顧問之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斷的依據。
換句話來說
知道犯人的基本情報再去逆推答案,總要更加簡單,對吧
逆推的確要更加簡單。
無意識做出逆推行為的松田在發現每一個拼圖都幾乎完全符合,自己也找不出毛病后,他不免對這位顧問感到驚奇,原先的打量的目光,都因此變得敬重了一些。
如果給他時間,松田也有自信能夠推斷出這些結論。
但問題就在于這個“時間”。
無差別連環殺人案,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每耽擱一分鐘,就越可能會有一個人受害。
而哪怕不是連環殺人案,速度與效率,也是警方能力評判的重要因素之一。
尼昂醫生的破案速度太驚人了。
每一個線索都不會被他遺漏,然后如同電腦一樣,在收集到足夠的線索后,轉瞬即拼湊出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