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入云的宮殿被炸成廢墟。曾經的皇族們被送到了戰爭法庭。
每座城市都有的神殿,被機械兵團進駐后,內部高大的神像被推倒。牧師們被帶上鐐銬,送入了集中營進行思想改造。
而市井中的家庭,面對這威武雄壯的機械機甲,低下了頭,將家里的供奉的神像,埋在了土中。
……
不過歷史有時候就是喜歡開玩笑,喜歡起起伏伏。
水之星被擊敗后,聯邦拔劍四望,發現整個太陽系碳基星球上自己好像一時之間無敵。
于是乎,大殖民時代開始!聯邦最高議會決心對水風火兩顆大行星全面殖民統治。
與此同時,人類優選計劃在一些反對的聲音中,換了一身皮,喚作:“后代調試福利”執行了。
因為民意要求這個福利執行。類似地球上二十世紀末,民意要求降低每日工作時間,同時加工資。
哎!土之星進入宇宙歷三百年后,大社會秩序運轉得非常良好,各種福利已經細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能輔助時代,人人入崗后,工作都是長期和穩定的。土之星在擊敗水之星,確定太陽系內沒有其他勢力可以入侵土之星本土后,整個社會上漸漸放松下來。
人們越來越覺得傳統法脈和教育存在著弊端。傳統法脈囊括的范圍太多了,而且對接的傳統教育是要求能選擇各個生產職業。當時民間知識分子提出的“術業專攻”方案。民眾就覺得非常節省精力(這就想二十一世紀初有些人說的話:我和朋友工作后就從未用過高數,當年為什么要搞數學這門學科,給俺們劃分數門檻。數學搞成選修不行嗎?)
嗯!土之星民眾們就這樣開始選修、精修了,
很快在百年后,各個職業變成了族系。
……
而回到國際?嗯,星際格局上。
土之星戰勝水之星后,獲得了幾十年的和平,但是世界是會隨過去變化者做出的變化而變化的。
戰爭雖然會破壞和摧毀,但也意味著交流,技術的交流,思想的交流。
在大殖民時代,土之星的人類們借助當地人管理當地人,使得土之星的科技、資本管理開始在三顆殖民星上傳播。新的統治技巧替代了舊的體制。水之星的職業者們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徹底取代了傳統貴族(類似清末地方立憲派奪取中央滿族貴族權力)。
三顆星球快速發生了變化(把容易改良的部分都快速改良了),但是土之星人類的傲慢卻沒變。嗯,不能說沒變,而是直接演化成了種族優越感。
這就導致原本的火之星和風之星當地管理者們,始終處于土之星人類領導體系外。
宇宙歷339年,火之星和風之星相繼發生大規模叛亂,花費了兩年,叛亂被快速鎮壓。但在這沒有真正平息根源,在宇宙歷345年更大規模的叛亂爆發了,叛亂軍依托海洋和地下,進行戰爭,將主世界聯邦政府拖入了曠日持久的鎮壓戰爭。與此同時讓火之星和風之星在思想上靠攏了星空上的眾神,在宇宙歷363年也開始了叛亂。這場戰爭一度讓聯邦政府精疲力盡。
不過,靠向神明的三顆星球在起義后的劇情,并不是順著‘正義戰勝壓迫’發展的。
三顆星球支持起義的最大力量就是那些傳統的貴族勢力,甚至起義軍內部的思想都是傳統的,所以呢,這群上層貴族為獨立而獨立戰爭,并沒發展出先進的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