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歷842年3月12日。
浩北高原西南側,蘇天基再度展開了一場大戰役。這場大戰役是專門為打垮均摘星準備的。
他充分利用自己手頭上的火力優勢,在大范圍戰場上,進行精確打擊。
均摘星的生物兵團(狗、鷹、靈長類以及馱馬加載芯片和武器改裝的作戰單位,在人工智能的約束下構成作戰編隊),是非常廉價的兵種。但是它能在坑道體系中,完成機動防御。
雖然生物對火炮和爆炸有著生理上的恐懼,但合格的生物改裝能夠截斷神經,杜絕巨大聲響帶來的恐懼,并且注入適當的藥劑調節。至于真正的開槍、打擊則是依托上面的人工智能。——簡便的理解:就類似人類騎著馬機動,這人工智能騎著生物機動作戰。
廉價的兵器自然是有廉價的問題。
當聯邦三色標志符號的重型轟炸機群投下了專門克制生物的有機磷化學戰劑——該種戰劑對純機甲、封閉機械載具殺傷力很弱,一片片詭異的煙霧在大地上擴散,大片陣地的抵抗力被削弱。面對聯邦前進的機械狗兵團,反抗軍陣地開火反擊聲音寥寥無幾。
均摘星麾下的生物兵器是依托動物機體機能運動,無法像人類那樣自動穿上防化服,所以在狼煙遍地的曠野上,一個個坑道中,生物兵種被堵死。
……
而在太空戰的領域上。
當運載火箭加注燃料后,宛如流水線一樣在發射場上一批一批升空。這些天基武器系統在兩百公里的高度上,調整軌道。隨著戰役進攻調配,有序匯聚在浩北高原上空。
一束束粒子束按照指令從天而降,對著均摘星試圖反擊的指揮點,進行精準攻擊。
指揮天基打擊系統的,是蘇天基、融繼璇、貫幸在、朝明似然等四位上位指揮官,他們聯合絞殺均摘星。聯邦一方,單單一百噸以上的重型裝甲車輛,就達到了六萬多輛。
在這種打擊下,沒有任何取巧的可能,雙方進入了指揮官基本功對抗狀態。
然而就是在這一戰中,均摘星丟掉了半個浩北高原,不得不將所有生產系統挪移到了北大洋附近。
饒是如此,均摘星還是抗住了打擊。維持住了搖搖欲墜的第三道防線,沒有讓聯邦打穿。這樣的結果讓聯邦指揮官界都驚詫了。
……
由于此次聯邦所有參戰方都是圣槍學院一派,而四位指揮官均公開表示,對手屬于上位指揮官,但絕不是圣槍的流派。——蘇天基顯然是想制造壓力,讓英雄位那個階層的人解釋一下情況。
此時太空中,空間站再一次運轉到了千川上空,白久漾看著腳下的大地,深呼吸一口氣,說道:“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