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命令的下達。
太空中:所有衛星收起設備,展開了一層層金屬花瓣,將所有的結構包裹成了一個金屬花骨朵的模樣。
大氣層內:一架架轟炸機,從機頭到機尾,一根根金屬線拉出來(就是二戰及戰后低速飛機尾翼與機背間常見的斜拉鋼索,學名張線天線,也稱之為拉索式天線)。這條天線破壞飛機氣動,而且容易結冰,在電子時代被微波天線給取代,但是有一個作用不能取代,那就是核戰展開后,地面設備遭到大規模破壞,2-18MHz的短波大功率電臺和后方聯系。
白久漾下達的是核打擊命令。這是因為均摘星太頑強了,超出了他的預料。怎么打就是不潰。
這就表明了,現階段四位上位指揮官的進攻抵達了強弩之末,極有可能迎來一波反打的情況。
至于均摘星到底有多大的概率,拉出來高速高機動部隊反撲截斷呢?蘇天基等四位指揮官,全部做出最保守的預案:如果沒有核打擊制造毀滅屏障,他們所有進攻會提前收縮。
白久漾戴上了目鏡,看著目鏡標記大氣層一束束導彈飛行的畫面,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說道:“用最固執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優秀!”
……
而隨著一朵朵蘑菇云在浩北高原上各個防御基地上開花。
均摘星的反擊部隊已經浩北高原上撤回了。這側面證實蘇天基等人的判斷。
如果蘇天基他們不后撤,均摘星會借助三條管道,前方集結大規模部隊,而自己隨著大型飛行器指揮部,在正前方組織反擊戰役。對手有漏洞不去捅,那就不符合指揮官的職業操守。當然看到太空上開始了電磁防護,確定對手堵上了這個漏洞,均摘星也絲毫不拖泥帶水,在核打擊二十分鐘前,就迅速疏散了自己各個據點的留守部隊。
在北邊冰越港口上,均摘星看著面前屏幕,清點自己現在的損失,四位指揮官一起進攻,幾乎把自己軍事產能削弱一半。如同外衣被撕成了乞丐服,不成體統。
但是萬幸的是,底褲還沒有輸掉。浩北平原上頂了一年的時間,讓自己后方科技研發基地有了一年穩定的軍事研究,這個時間段勉強湊齊了進入大洋的工業科技體系。
故:
均摘星透過低空衛星接收到數據(光粒信息鏈條),最后看了一下核打擊的情況,感慨道:“好吧,導師,算你狠,走著瞧。”——語氣中有落敗不甘,但是還帶著一絲希望。
聯邦在大規模核打擊后并沒有停止腳步,核打擊是遏制了均摘星反擊的步驟,但是并不代表聯邦需要擔憂全球抵抗陣線其他集團的力量。
均摘星徹底讓出了浩北高原,相當于在北部冰原地帶,讓出了屏障。蘇天基迅速分出了機械化部隊朝著西北方向挺近,提前搶占方位。他要在與均摘星的下一場較量中完成包圍的戰略布局。
事實證明蘇天基的戰略決策很果斷,其他方向上的反叛軍力量是不堪一擊的。
蘇天基只是讓三個師級別的裝甲力量突擊,輔助空中聯合攻擊,就直接殺入了海拉東側冰原區域。該地區的神子雖然占據了不亞于均摘星的軍事資源,但是根本沒有大戰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