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暴城中,鋼鐵基地迅速展開,蘇天基的飛行艙也趕到了這里,接下來他將親自導引七十萬噸鋼鐵的兩棲機械化兵團,沿著南海岸線空降兵降落點連成的線條,向南進攻。
在聯邦戰前的作戰預案中,蘇天基的這束進攻箭頭,將是一把尖刀切斷求進會沿海區域。
然而現在,他的確是一把刀,但是這把刀現在被太多東西磕碰,不夠快。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對手已經在戰略地圖上揚起利刃,對其刀柄揮下去。
25日,下午4:34。
蘇天基的兵團,遭到了一道道龍衛兵集團阻擋。而這種阻擋,依舊是士官集團組織構成的兵團。雙方在鼓山城外反復絞殺,蘇天基在兩個小時內一直被困在兩百公里范圍里,無法前進。
25日,下午6:34。
聯邦確定均摘星在千川戰場出現,并于5:45,在短促核轟炸掩護下,穿插過祈軒通道(千川戰國末年,呂祈軒渭水之戰阻擊太云的道路)直接逼近西北,其西方一百四十公里是崤山關隘,北方74公里是浩北邊防長城遺跡,而東側212公里處是巡原最大河流,上游的三叉港口。
這一次刃出蒼茫,又是舉世皆驚!
在戰略地圖上,均摘星有三個方向可以進攻:
第一,直接捅穿崤山關卡。八百年前熾白證明了一個道理,在大量導彈掩護下,只要前線時間把握得好,再強要塞也能沖得下來。捅完了崤山要塞后,直接打鎬都,懟跑趙政稷,再現圣熾白當年之威。
第二,直接順時針向東轉動。這不,巡原蘇天基主力在順時針,沿著海岸線行進,均摘星在浩北也順時針轉動,在陸地上跟著踢蘇天基屁股。
第三,直接走中路北上,進浩北高原。掃蕩各處,占據浩北高原這個重要的戰略區,居北面南,就能同時威脅東西兩側蘇、趙。
這種對面有三種進攻可能的情況,就是防守方出現兵力不足的原因。——那個,為什么事先沒在這地方多集中一些兵力和指揮系統呢?核轟炸下能夠隱蔽的陣位是有限的,并且就算是疊兵力,也只會給交通,還有火力調配帶來不便。
很顯然,均摘星又一次出現在了,聯邦軍事部署相對最薄弱的地區。
如此蘇天基必須要擺脫眼下的糾纏,回防北方門戶。
……
25號,晚上8:44。
烈熾要塞上,白久漾俯視面前的戰略地圖,臉上默然。
地圖上千川部分,大量的紅色箭頭和藍色箭頭交錯。而在長達十五萬公里的海岸線上也出現了進攻箭頭,部分進攻突出部已經打進了五百公里范圍內。全球都在開打,聯邦在太空中的火力是不能全部支援千川那邊的。
求進會在千川的部署,就是奔著大規模殲滅戰去的。張牙舞爪的紅色兵團線條,正在企圖截斷聯邦各個部分的兵團聯系。
白久漾并沒有表現得太激動,這樣的情況在戰前就預料過了。在數秒后,白久漾盯著浩北高原地區標注均摘星的紅色集團群,緩緩說道:“這就是你最后的選擇嗎?”
一旁的槍焰麗德看了看白久漾,繼續忠實做著文記工作。戰爭至此,人工智能們已經不能插話了。
當均摘星選擇進入浩北戰略區,地面上東大陸戰區的眾多指揮官確定了求進會明確的戰略企圖。
當下——均摘星出現在北面,也就是蘇天基(巡原)還有趙政稷(太云)的背面。
晚上8:54,在巡原戰區內。
蘇天基盯著龐大的戰略構圖,足足十秒鐘后,對球形艙內一個操作界面下達了長達四十多個步驟的復雜命令。
其中戰略核打擊的命令,就多達18條。
而現在不只是蘇天基,北邊海拉司空盛夏,趙政稷,都對浩北高原下令核打擊,在戰略地圖上,可以看到這些導彈已經飛行的實線,以及距離目標地不斷縮短的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