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洋板塊,孫思瓊戰區中。
燃輪的志愿部隊,在這里嵌入了聯邦的作戰體系中。
而后,四個巨型移動甲蟲基地也隨著前進開始部署,承擔了道路后勤修建工作,這進一步證明了燃輪出色的戰爭輔助工作。
在浩洋板塊的鹽堿地上,麟龍挖掘機這種燃輪制造的標準生產設備,開始被孫思瓊認可。——這種認可僅僅局限于燃輪人員組織工作素養。至于麟龍的挖掘設備,效率依舊是落后聯邦同類機械百分之三十。
……
聯邦的設備先進固然先進。但是都是智能和機械人偶控制。機械人偶植入芯片后,擁有比較強的運算能力,但相互之間就是互不相關的個體。
差別:機械人偶只對一個主管者盡義務,為這位主管者提出的規劃提供輔助。而燃輪人對團隊盡義務,為每個人提出的有效建議開始思考。——燃輪團隊能思考的方向,比機械人偶們多得多!
對于正常文明來說,“戰爭非個人英雄主義,靠的是團隊對問題的處理能力”這類常識是不用強調的。
可是在暉蟹星團,科技造就了一個極高的門檻,在這個門檻下,低等級的團隊合作根本無法越過社會上的智能體系。
燃輪表現出來的團隊建設能力,還是在這個星球上頭一次出現。孫思瓊是聯邦第一個對此有所發現的指揮官。他很驚奇,但由于燃輪現有的設備落后,并沒有讓他警惕。
……
至于燃輪組織為什么還沒有更換聯邦的設備,這樣組織能力加先進科技,兩個正向的重合在一起,得到的,不是更強有力的戰爭效應嗎?
這個合在一起,不是某些人想合就合,想分就分開的。燃輪現在組織嚴密,是體現在燃輪這一套工業技術。從生產、檢測,前線數據收集對后方反饋,后方再反饋指導前線如何在使用、維護中避免問題。
而聯邦對燃輪是技術封鎖,平時遮遮掩掩,現在戰爭的時候甩一套設備。想要團隊發揮主觀能動性,團隊上下是一片抓瞎,短時間比庸才(機械人偶)好不了多少。
‘既要聽話好控制,干事的時候又要有腦子’——這是何等矛盾的要求。然而幾乎所有的嗜權者都會不約而同鉆這個矛盾的牛角尖。
歷史上出現了幾個這種矛盾共存的偶然例子,就被他們冠以“權術”學問大加研究。殊不知,歷史上那幾個矛盾共存,讓上位者得利的孤例,也讓群眾受了教育,越來越奸滑。
……
九月,燃輪巨大的金屬基地披著聯邦的紅外隱身材料,在鹽堿地上一邊前進,一邊鋪設夯土。
哪怕是最簡單的夯土道路,都能讓履帶運輸車輛提高運載效率,更何況,這夯土上還有玻璃鋼枕木和鋼軌。這些鐵軌讓燃輪將控制區擴展到了交通不便的區域。
相對于孫思瓊對平原干線的控制,燃輪在干線兩側的山區地區活動范圍更大。燃輪本部對這樣的結果基本滿意。
畢竟這次戰爭的目的,是為了遏制鈦鋼繼續挑起戰爭。
遏制戰爭最好的方式不是媾和,而是觸及底線,狠狠地還擊。這不,燃輪主動在前線給鈦鋼找麻煩,本來就很忙的鈦鋼,進一步焦頭爛額,對燃輪后方有襲擊計劃,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至于這場戰爭中陸似表現的能力????
宙游評價:“還是沒有從幕僚參謀長的狀態下轉過來。”
不過也算是搭建一個架子,知道了如何從高烈度的戰爭中上選出合格的士官,這對燃輪軍事發展很關鍵。
……
現在,宙游把目光投向了第二個趕鴨子上架的指揮官。
在6月29日,北原兵團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