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好久沒見到謝二爺露面了。”
“是呢。聽說是驚蟄前后病了一場,那之后就鮮少在各大酒樓見到這位爺了。”
“好像還真是這樣。難怪,最近都怎么見到二爺。”
阿笙同二爺兩人一起從樓上包間下來,兩個人瞧上去“有說有聊”的。
有客人壓低了嗓音,同桌上的人小聲地交流著“二爺同阿笙的關系,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好了我瞧著,阿笙的手勢,二爺似是都看得懂”
“多半是都瞧得懂,你沒瞧見,阿笙一比劃完,那位就回應了,這要是瞧不懂,哪里能反應這么快。”
大力送茶水的時候,聽大廳里其中一桌的客人議論謝二爺同少東家,笑著搭了一句,“幾位爺有所不知。二爺在春行館養病期間,可是隔三差五地點我們的外送,都是我們少東家送過去的。
許是因為這樣,一來二去的,二爺就對少東家的幾個手勢都熟悉了。”
說著無意,聽者有心,有客人將大力給叫住,進一步打聽道“哎大力,你說二爺養病期間,都時不時地點你家外送”
“對啊。只不過那個時候二爺點的外送也大都是以清淡為主。現在許是身體終將養好了吧,便親自上我們長慶樓吃飯來了。”
“哎呀。這生病都不忘點長慶樓的外送。大力,你們喬師傅的手藝,可真是讓人惦記啊。”
“你還別說,我要是有事去省城,最想念的啊,還是我們喬師傅的手藝。噢,對,還有阿笙做的點心。那個棗泥山藥糕,我帶了一份去給我省城的親戚,便是他們都爭相夸獎呢。還讓我下回再帶一份去。”
“你還別說。阿笙做的棗泥山藥糕,我家丈母娘都喜歡。說是不會甜牙,還開胃。他后頭做的那幾樣點心,也好吃喬師傅的手藝是更不必說了,這不,哪怕對面今日開業,那么多人去湊熱鬧,我也還是拐到咱們店里來了。”
“哈哈哈,我不也是一樣嗎”
大力聽著客人們的交談,心里頭別提多高興。
只要是老主顧們還是喜歡上他們家吃飯,他就不信,干不過對面的福滿居
方慶遙站在柜臺后,數著二爺給他的那筆錢。
這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
即便是事先猜到,二爺的這幾卷錢數目不小,到底還是被這具體的數目給驚著了
竟足足有一千塊錢
這一千塊錢,都夠普通人家一家五口人兩三年的開銷了
這謝二爺家底究竟有多厚
才會一千塊的傭金,說給就給
方慶遙這會兒心臟撲通撲通只跳,他守著這家店,日日起早貪黑的,一個月純利潤也賺不到這個數
方慶遙將這筆錢小心地收到柜子里,無意間,聽見了大力同幾位老只顧的談話。
這會兒大堂里用餐的客人不多,大堂里頭并不吵鬧,方慶遙將大力同幾位老主顧的對話聽了個大概。
想著自己平白得這么一大筆錢,雖說不宜張揚,可不妨散散喜氣。
方慶遙遂從柜臺繞出,對所有在大堂吃飯的客人們道
“各位,各位,今日店里是個什么情形,想必大家都看在眼里。實在多謝老主顧們的捧場。凡是現在在用餐的主顧們,這頓飯錢,一律打七折啊。”
“多謝方掌柜。”
“多謝方掌柜”
“多謝方掌柜”
阿笙送二爺出門,聽見了后頭爹爹說今日店里打折,以及客人們的道謝聲。
阿笙可太了解爹爹了。
長慶樓的食材以“鮮”為主,利潤很薄,爹爹尋常至多只舍得抹個零。
今日客人這般少,他們家今日的流水定然是虧的。
多半是二爺的那筆錢,讓爹爹“大方”了一回。
福滿居。
“東家”
周霖從樓上包間下來,堂倌小李快步走上前。
周霖往后看了眼人滿為患的大堂,將小李叫到后院相對僻靜的角落處,“如何可有見到姚公子、孫公子以及李公子同他們出來”
小李猶豫地道“見見是見到了。”
“三位公子可是就等在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