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氏請令國公夫人來給亦安做及笄禮的正賓,無疑是讓前來觀禮的一眾夫人吃驚的。這排場看上去,即便是陸氏的親生女兒,也盡夠了。
可陸氏的親生女兒也只是在江南辦的及笄禮,并沒有回到京城。可這能說陸氏不看重親生女兒嗎答案是否定的。
陸氏對每一個女兒都足夠重視,這也讓在場的夫人心里有了成算,將要及笄的這個女孩兒,在侍郎夫人心里地位不低。
亦安坐在明德堂的東間廂房里,聽到外面響起陣陣鼓樂,心中感慨莫名。陸氏行的算是古禮,有些儀式還是陸氏自己及笄禮那會兒的規矩。
陸氏大嫂施氏主持儀式,一切井然有序。
擔任贊者的是亦安的姐姐亦寧,如無意外,日后亦和及笄,便是亦安來做亦和的贊者。這便是姐妹間的傳承,亦真是亦寧的贊者。亦寧又做亦安的贊者,如此流傳下去。
亦寧先行而去,凈手后于西階站立。
鼓樂聲起,亦安著采衣而出,面南對觀者行禮,后面正西而坐。亦寧為亦安梳頭,這是原先亦真為亦寧做過的,亦寧心中尚有幾分印象。
亦真、亦嬋姐妹幾人也在旁邊觀禮,這是自家姐妹的好日子,姐妹們都在看著。
令國公夫人于東階下凈手,亦安轉向東坐,有司端來羅帕和發笄,令國公夫人走到亦安身前,面目祥和,念著先前就撰好的頌詞。
隨后令國公夫人為亦安梳頭加笄,亦寧為亦安正笄。亦安起身,亦真、亦嬋一左一右扶住亦安回到東間。亦寧從有司手上接過素衣襦裙,也往東間去。
亦安著素衣襦裙再出,依然是亦真、亦嬋相扶,隨后亦安向祖父、祖母行禮。
亦安面東而坐,令國公夫人再次凈手,有司獻上發釵,這是陸氏為亦安準備的,華麗中添一分貴氣。
施氏念頌詞,亦寧替亦安拆去發笄,令國公夫人為亦安簪上發簪,亦寧再為亦安正簪。亦真、亦嬋扶著亦安再次回到東間,亦寧從有司手中接過曲裾深衣,再往東間去。
亦安著曲裾深衣而出,對父親、母親行禮。在法理上亦安只有陸氏一個母親,吳姨娘因為身體,還有些旁的原因,此時并沒有出現在亦安的及笄禮上。
不獨吳姨娘,就是蘇姨娘、江姨娘也一并不在。
亦安再次面東坐而坐,令國公夫人再凈手,有司獻上釵冠,施氏再念頌詞。亦寧為亦安去掉發簪,令國公夫人為亦安加冠,亦寧隨后再為亦安正冠。
整套及笄禮的流程繁瑣,光是到這一步,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時辰。
亦安被亦真、亦嬋扶著再次回到東間,亦寧帶著大袖禮服同去,這是最后一次換衣。
等亦安穿著整套的禮服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幾乎所有夫人都被驚艷到了。亦安的身量本就在姐妹中最出挑,發髻上那支累絲金鳳鑲紅寶石銜珠釵是臨清公主所贈,鳳冠上那只展翅翱翔的金鳳更是鮮活明艷,華貴的首飾不僅沒有壓下亦安的容貌,反而更讓
這些夫人記住亦安的樣貌。
只這份儀態,便是到哪家去做掌家宗婦,也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