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穆尚宮和楚貴妃等人口中,文昭皇后儼然是歷代皇后之中典范式的人物,所有贊美的詞藻放在文昭皇后身上都不顯得突兀。
亦安便是想不受這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她筆下的文昭皇后也越來越往一個“完人”的方向發展。
一轉眼兒到八月里,宣寧侯長女要嫁入慎國公府,與慎國公世子完婚。亦安作為宮中女官,又和宣寧侯長女是舊識,有過一起選秀的情分。圣人特派亦安作為使者,代表宮中前往祝賀。一般這樣的差事都是內監去的,圣人許是發現女官去這樣的場合也不錯,便讓亦安前往。
修書一時是修不完的,圣人也知道勞逸結合的道理。他自家看奏疏雖然看到亥時左右,可隔上三四天,總要歇上一回的。以前是有文昭皇后在旁邊勸著,圣人還是十來日一休。如今文昭皇后不在,圣人倒是時常歇息了。可見還是年紀大了,到底不如從前那般健朗了。
圣人賜的幾樁婚事里,除過亦真與周璋外,也只有慎國公家和清河郡王是今年成婚,余者都要往后排排。
亦安在慎國公家也見到了令國公夫人,因令國公太夫人出身宣寧侯府,這幾家算是有轉折親的,亦安對此并不意外。
京城中的豪門勛貴,往上扒拉幾代,都有些可以說道的姻親。這個道理放在世家大族身上也是一樣,除非是從來沒有交集的,要不然怎么都會有些沾親帶故的關系。
九月里,秦閣老的母親秦太夫人染病,此前太醫已經會診過幾回,俱搖了搖頭,只說老人家年紀大了,許是壽數到了的緣故。
太醫鮮少有這么直白的時候,只差明著告訴首輔,可以給老夫人預備后事了。
圣人得知后,讓亦安作為專使前往秦家慰問,又讓宋尚食隨行,替老夫人看診。
宣讀完圣人慰旨,秦閣老便讓孫女作陪,又請宋尚食為母親診脈。
多日不見,秦珂又比先前長開不少。她和慎國公次子的婚事還未定下日子。原先想著等對方加冠之后再議婚事也不遲,可偏偏祖母這時候病了,倒讓秦夫人憂心起來。婆婆一向是個身子康健的人,這番只怕熬不過去,若耽誤了女兒婚事,到底不美。
雖有圣人賜婚旨意,但若秦太夫人亡故,秦首輔作為兒子,勢必要為母親守孝三年,這三年之內,是必要去職的。秦夫人是秦閣老兒媳,婆婆去得早,太婆婆和自己也不算親近,好不容易女兒有了好歸宿,偏生這時候又出這樣的事。
不過想想秦太夫人的年歲,倒也不算太意外。人生七十古來稀,何況太夫人八十有二,在富貴人家里,也算極為長壽的老人。
“聽公主說,你最近忙得很,可好些了”秦珂讓丫鬟們備好茶點,便與亦安相攜坐下。臨清公主確診有孕將近六個月,產期預計在年底或者明年正月。
圣人知道自然是歡喜的,賜了不少名貴藥材,還派亦安前去慰問。不過亦安只去了那一回,并不像秦珂那樣,時時能去公主府探望。按說圣人已有賜婚,秦珂這會子該在府里備
嫁才是。可慎國公次子的年紀著實不算大,便是趕在加冠前一年成婚,也得等到兩年后。臨清公主又下了帖子請,所以秦珂并不十分拘束。
亦安卻是著實不得閑兒,今年長姐亦真出嫁,因周家沒有長輩,圣人特旨亦安以女官身份參與,和宮里派去的人一道搭班子在周家把婚事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