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衛指揮使是個四十出頭的健壯男子,左佩刀,右佩火器,看著英武極了。
在進府前,這位薛指揮使向焦清和亦安道,“敢問二位,圣人鈞旨,是否要盤問王府上下一干人等”說盤問是客氣話,焦清管過一段時間的鎮撫司,知道薛璘這是在問要不要把安王府里人提到鎮撫司問詢。
焦清微咳一聲,“安王到底是太祖嫡出,不可無禮。我等只管宣旨,將被擄女子帶出安置,除那術士外,余者不問,只讓安王自家向陛下請罪即可。”圣旨是亦安親自寫的,圣人怎么罵的安王,亦安知道得清清楚楚。
這樣一份旨意宣讀出來,安王不上表請罪,才是真邪門了。
王府護衛見麒麟衛圍府,一邊上前問詢,一邊回府向安王報信。
“不知上官駕臨,有何指教”
按本朝祖制,親王會有一支將近百人的王府衛隊。講真這點子人連王府圍一圈兒都做不到,在天子腳下你一個親王還想要多少人馬超過二百人就能按一個豢養私兵的罪名。且本朝宗室不會外出就藩,若衛隊人數過多,終究是心腹之禍。
安王自家財大氣粗,衛隊人數控制在違制的邊緣。像定王、端王,基本只有貼身的護衛,王府正門壓根不設衛士,只有看門的仆役。
就算安王有將近百人的衛隊,卻也只配備了制式精良的鐵甲,火器是一個也無的。這也是圣人為什么安心派亦安和焦清前來的原因,麒麟衛人手一把火器,要是連麒麟衛都壓制不住安王護衛,那圣人索性就把大位傳給安王算了。
“圣人御劍在此,安王衛士還不去劍卸甲”亦安高舉圣人佩劍,薛璘帶頭叩拜行禮,復而起身,直視對面一干人等。
安王護衛哪里見過這陣仗,一聽是圣人御劍,自家就先腿軟了二分。亦安是穿紫服來宣旨的,哪家戲班子也搞不出這么真刀真槍的動靜來。再說麒麟衛那一身錯金麒麟服也太過顯眼些,這個再不會錯認的。
難道為王爺強搶民女,圣人竟要安王自盡不成不得不說安王護衛腦補了好一出大戲,一個個紛紛跪倒在地,高呼吾皇萬歲。一個個紛紛丟劍棄甲,跪伏在旁。
這便是天威所至,莫不敢從。也只有圣人有這個威懾力,換作旁人來找安王討公道,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亦安等人不費吹灰之力,便入了安王府正門。亦安雙手捧劍在前,直入安王府內。
安王是太祖定鼎天下后所生,是太祖皇后幼子,除過一早就立為太子的惠宗皇帝外,便是安王最得寵愛。皇家重長子,百姓愛幺兒。太祖得了天下那么多年,既有皇家看重長子的一面,又留著疼愛幼子的心理。
左不過影響不到大位傳承,不過是多給幾分金銀罷了。
況且初代安王幼年喪母,是太祖和惠宗一手拉扯大的。在安王還未成婚前,太祖便為幼子營建了這座規格華麗,但又不諭制的王府。
在安王府轉了一圈兒,亦安算是明白安王踩著線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