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本朝史書,便不能稱其為文惠太子,而是宣宗莊皇帝。至于莊字之前的謚號,不過堆砌詞藻,交給禮部詳議即可。
事情到了這一步,許多官員心里咂摸出味兒來,對蔣氏兄弟的討伐聲驟然小了下來。這件事怎么看怎么像是圣人授意,蔣閣老不過是點了這個火星子而已。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現在把蔣氏兄弟罵得像縮頭烏龜一樣,焉知圣人看在眼里,會不會給自己記上一筆
不用圣人催促,沒兩日功夫,工部就做好了宣宗皇帝的牌位。
而祭祀是始終避不開的話題,圣人在前兩日就大祭過太廟。群臣以為圣人這樣做,就是想含糊過去。畢竟親兒子的牌位已經安置進太廟,其余不過是小節而已,總要顧及三王的。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圣人并沒有打算糊弄過去。宣宗的牌位剛入太廟,圣人就派人替自己前往祭祀。
說到底也沒有親爹祭拜兒子的道理,圣人便用了個折中的法子遣官代祭。
歷朝歷代都有遣官代祭之說,皇帝身子不適,或者不想前往祭祀時,往往會讓親信大臣代替自己,到太廟或者天壇告祭祖宗。
這事本來也是尋常,只是圣人遣官代祭的對象,讓滿朝文武差點兒沒繃住。
也不是別人,正是亦安。
亦安奉命行事,勿擾
雖是代祭,但該用的儀仗器物是一樣不少,該行的禮節是一個環節也沒落下。甚至亦安在前幾日就齋戒凈心,為祭祀宣宗皇帝做準備。
是的,亦安比外廷官員還要更早知道這件事,自己被圣人選定,要代表圣人再進一次太廟。
縱觀歷朝歷代,上一個這么有權勢的女官,還是南北朝時的陸令萱,這位還是皇帝乳母。再往上倒幾代,便是漢朝時代替安帝祭陵的伯榮,這位還是安帝乳母之女,權勢如此通天。
亦安只是御前女官,尚且與皇家沒有親近到那個份兒上,卻被圣人委以如斯重任。
而在外廷官員看來,女官染指祭祀,是越權的表現。這一回朝野喧囂,仿佛亦安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樣。
亦安并不想在這件事上拒絕圣人,雖然沒有在朝堂上經過歷練,但亦安有著驚人的政治嗅覺。代祭之事不可避免,與其得罪圣人,不如得罪群臣。
圣人別的不說,還是很能為下屬扛事的。
先前的蔣閣老,這次的亦安,圣人都回護了。
風謐蘊虛白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