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就知道這是個心狠手辣的,果真不錯。
這個詔獄,反正是不能再待了
當日傍晚,傳來消息,隆輝趙如心自知罪無可恕,于獄中畏罪自殺,死前留下一封血書,歷數生前罪狀,并闡明一切與趙氏一族毫無關系,純系她個人所為。
血書上交代,自淑妃入宮后,她一再失寵,待淑妃有孕,更是心生嫉恨,便趁淑妃為皇后操辦壽宴的之際,一面指使含光殿的宮人,在賀禮上做手腳,敗壞皇后的聲譽,栽贓給淑妃;一面又買通太后跟前的內侍,意圖毒死淑妃,移禍于太后。
是真是偽,有待進一步驗證,但關于下毒的供詞,基本與仁壽殿內侍的一致,沒有出入。
至于玉像破碎的說法,又與含光殿宮人的吻合。
查了近半個月的壽宴下毒與玉像碎裂一案,終于有了結果。
因此事涉及前朝后宮,又從上到下盤查五日,意外揪出幾個教唆煽動趙如心的漏網之魚。
不想拔出蘿卜帶出泥,有貪生怕死者,竟供出素日與之結黨營私者,以求減緩罪行。
是以,從原本后宮爭寵,竟演變成前朝互相勾結。
在重重審問下,又牽扯出一樁陳年舊案,證明當年軍餉一事,常山王是含冤而死。前光祿大夫婁驍拿蘭陵公主嫡女為要挾,逼迫其做偽證陷害常山王。
當年處決人數,多之又多,不少人出來喊冤,并指證婁氏多年來身負皇恩,卻欺君罔上、拉幫結派、作威作福。
本以為事至于此,不料,婁氏一事又引得門閥士族互相揭底告發。
審問、供詞,抓捕,再審問,滾雪球似的,越抓越多、越審越多
更在抓捕的婁氏人員中,爆出供詞,皇后因不滿太后長期高壓管控,欲與婁氏合謀,扳倒太后及陸氏,因而故意陷害安定侯,丞相在無意中知曉內情后,加以勸說,婁氏怕真相泄露,借其女曹鹿云之手,在書信中加了花粉,秘密殺害曹相
壽宴一案,似隨手放的一把火,意外點燃了深埋于地底的火藥,將整個晉鄴城炸得粉碎。
兩國好不容易休戰,尚未過幾天安穩日子,誰想竟生出內亂,一時人心惶惶、草木皆兵,整個晉鄴亂成一團。
高潛本想借機利用此事上下清洗,鞏固皇權,不想事態發展越來越不受控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急于求成反而適得其反,恐傷及根本,更怕動搖皇位,高潛再不甘心,也只能一點點將事情壓下,象征性處理幾個關鍵人。
一個月后,宮中大宴,可也不過是粉飾太平。
門閥皇族內斗愈發嚴重。
窗扇大開,濕漉漉的輕風柔柔吹進來。
梁婠靠窗而立,看著宮人唰唰地掃著庭院中的積水,一連幾日的滂沱大雨,今早兒才算雨過天晴。
肩頭一沉,身上多了件外衣。
梁婠微微轉了一下頭,看到沐宴,不免詫異。
幾日的大雨將人困在屋內出不了門,這天剛一放晴,黃瀠就領著幾個同品級的妃嬪上門,說是要跟著她學制香調香。
湘蘭恐她身子疲累,便打發沅芷領著一行人去花園。
有孕后,她確實越懶得擺弄那些,故而并未阻攔。
她做這些閑事本就是另有所圖,可沐宴不一樣,是真心喜歡栽花種草。
梁婠看得出來,比起含光殿,沐宴更喜歡待在閬樺苑。
閬樺苑就在御花園旁邊。
“你怎么沒和他們一起去出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