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是,主城區以外的民眾,可以全部向東移動,盡可能遠離胡格利河岸,利用高地勢與山坡躲避洪水災害,而主城區人口最密集,可將北區的民眾全部轉移到中、南區高建筑體中進行躲避,尤其是市中心地勢最高的馬坦公園,是一大片巨大的開闊地,完全可以充當臨時避災中心,消防隊若是能在這里建造防洪堤,效果會比在河岸高很多”
妮哈一邊聽著他的方案,一邊若有所思地在嘴里重復著。
一名帶黑框眼鏡的方臉中年男子忽然開口,“我是加爾各答市政縣長,北中南三區,以北區面積最大,棚戶地帶人口最稠密,中、南二區恐怕容納不下這么多的平民。”
“所以我還有另一條路子。”
顧幾將手指落在了衛星地圖中央的一條藍色細線末端,這條細線,正是胡格利河,而他所指的位置
“加爾各答碼頭”
幾名政府官員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沒錯。
他的第三條路,正是水運
加爾各答是印度東部的最大河港,擁有非常繁榮的加爾各答和哈爾迪亞碼頭,這里經營著往返印度國內外各港口的貨運業務,連接加爾各答與其孿生城市豪拉的渡輪業務,更是內陸國家尼泊爾、不丹和錫金的出海口。
所以這里擁有非常多的商業、貨運輪船。
市政縣長提及到,無法被城鎮中、南區消化的那幫民眾,則可以通過港務局調動港口輪船進行臨時容納避災。
妮哈聽完全部轉移方案,在心底里略微思考了下,覺得很有可行性。
這時候,她才明白首席秘書在電話里如此重視顧幾的原因,沒想到他年紀輕輕,處理災害應急響應的經驗就這么豐富,不過她還是向身邊的其他人詢問了下意見和想法,尤其是參議會的議員們。
但大家一時也是猶猶豫豫。
雖然加爾各答是他們執政守護的城鎮,可讓北部的貧民跟市政精英們擠在一起,很難保證過程中不會出什么差錯。
沒想到的是,這時候一名身穿黃色警服,有些中年發福的印度高級警官舉起了手。
“我支持維迪專員的提案,我的手下之前告訴過我,他在法拉卡大壩的指揮能力非常出色,如果不是他,防爆部隊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就擺平東米德納布爾縣的暴動,所以我選擇相信他”
原來他正是邦警察廳部長。
因為顧幾一直在讓拉納特增派防爆部隊支援,所以警察廳部長是最了解法拉卡大壩所發生的情況的,他打心底里慶幸有顧幾的指揮,才挽回了總管專區警局的尊嚴,所以才在這個關鍵時刻,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幾名西裝革履的議員們小聲商量了幾句。
最終,顧幾的應急響方案施得到了邦政府以及市政當局的一致通過。
但妮哈緊鎖的眉頭依舊沒有放松。
“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要想將這一千六百萬民眾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需要面對的動員難度一定是地獄級的。”
“這一點,我想到了解決辦法,我已經讓斯瓦拉杰上校上報東部軍區,希望能增派部隊士兵進入城鎮,協助市政機構負責轉移方案。”
顧幾說話的過程中,馬洛也正好走到他身旁,小聲趴在他耳旁,“參謀部已經同意了,可以增派36支陸軍縱隊支援。”
印度這種邦內自治政體,普遍都不喜歡讓中央軍隊插手。
阿薩姆邦也是,米德納布爾專區也是,加爾各答更是。
議員們一聽要讓陸軍進入城鎮,頓時又對方案行動產生了猶豫。
“相信我,要想讓加爾各答度過這場難關,軍隊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擁有無與倫比的快速行動能力、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專業化的救援能力,是普通警察、消防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