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撕破了臉,那劉備便再也不再掩飾,悍然發難
短短一年的時間,便接二連三的攻下東吳的城池。
眼看局勢愈發危險,孫權只能無奈去像曹魏求救。
曹丕當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若是東吳沒了,以劉備現在展現出來的實力,只怕想要拿下自己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功夫。
公元219年,東吳和曹魏正式結為同盟,共同對抗劉備。
原來的敵人變成了朋友,原來的朋友變成了敵人。
這般變化當真是讓人所料不急。
可同時面對兩國的夾擊,劉備竟是不慌不忙,從容應對。
雙線開戰,劉備竟是沒有絲毫的壓力,穩步推進,更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吃過任何敗仗
從218年和東吳宣戰到220年東吳滅亡,前后只花了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
公元220年八月,孫權自知復仇無望,無奈投降。
若是換成其他人,孫權怎么說也會跟對方拼個魚死網破。
但誰讓劉備的妻子是孫尚香,是他的妹妹呢
正是因為有了這么一層關系在,所以劉備在收服東吳的時候其實并未遇到太大的困難。
雙方的關系畢竟可以說是十分微妙。
這讓曹丕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而在一統江東之后,曹魏也只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
收復江東,劉備花了三年的時間來安撫穩定后方。
公元223年,劉備正式發動對曹魏的進攻,準備一統天下。
只是和收復江東不太一樣的事,北方并沒有那么容易打下來。
但劉備的實力強大,倒也不擔心,只需要穩扎穩打,要不了幾年便能一統天下。
只是留給劉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公元225年,劉備病逝,臨死之前他托孤諸葛亮。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此言情真意切。
他知道,沒了自己,劉嬋并不一定能夠壓制孫權,如果劉嬋不堪大用,只怕萬世基業只會拱手讓人。
諸葛亮涕泣受詔。
他知道,劉備此言并非玩笑,更不是為了收攏人心。
劉備甚至直接給所有人下令,若是諸葛亮登基,所有人不得阻攔。
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才更為感動。
同時,劉備囑咐太子劉禪事諸葛亮如父,并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只是劉備的擔心最終沒有應驗。
諸葛亮不是劉備那般仁義,他甚至可以說是心狠手辣。
劉備離世之后第二年,孫權便“偶染風寒,病逝于成都”享年四十四歲。
劉禪雖然無能,但時刻謹記劉備的教導,一切都聽相父的話,絲毫不敢逾越。
諸葛亮已經成為了蜀漢事實上的皇帝,上下朝政把持于一人。
哪怕時人多有非議,諸葛亮也絲毫沒有回避的心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