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天很快便將其拋諸腦后。
歷史已經被他這只蝴蝶的翅膀扇動,改變了太多,現在歷史上還有沒有武曌這個人還不好說呢。
現在擔心這些著實有些沒必要了。
這里雖然悠閑,但是秦天并未在此地停留太久,依舊是南下而去了。
這讓駱臨海十分不舍。
經過這幾日的相處,靈夏對這個頗有才華的小孩子也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至少她那漫長的人生當中,很少見這樣的人。
只可惜他們終究還是要踏上路程,下次再見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說不定下次再見之時,此人已經去世了。
和凡人相處就是這般模樣,一個不小心,對方便會因為各種原因生老病死,這是凡人無法避免的宿命。
所以靈夏和沐春早早的就學會了不在凡人身上投入太多的情感。
這里所說的投入太多的情感是針對某個個體而言的,她們不會和某個凡人深交。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們可以放任有人慘死在自己的面前。
她們至少是會對眼下看得見的苦難所動的人。
當秦天帶著兩個小徒弟從南方游玩了一圈再次回到長安之時,已經是兩年之后了。
在這期間,即便是在嶺南,秦天亦是有聽到李世民最近這幾年施行的仁政。
諸如替百姓贖回孩子,諸如祭天,諸如自陳己過,天下大赦之類的事情。
總之,即便是離開了長安,秦天耳邊關于李世民的消息卻是幾乎從來都沒有斷過。
畢竟他可是當朝天子,毫不夸張的說,李世民就是這個時代的頂流
而就在貞觀三年,李世民改元之后的第三年,dtz再次南下入侵。
而守將張士貴和張寶在則是在此時利用相互相統兵的優勢結成掎角之勢,堅壁清野。
并且通過堅守城池不主動出擊來阻擋突厥騎兵,此戰最終使得突厥人無功而返。
面對突厥人的再次南下入侵,李世民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是高興不已。
因為這為李世民反擊突厥找到了出兵的借口。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其實早在去年之時,大唐便有了對突厥用兵的機會。
去年年末,草原大雪,而由于頡利可汗這幾年來的離譜操作,最終導致無數部落掀起反叛。
突利可汗更是請求大唐發兵援助。
只是李世民思考再三,最終還是拒絕了。
草原遭受雪災,看似是一個機會,實際上這是一個陷阱
這并不是說突厥人做好了陷阱等待李世民一頭鉆進去,而是因為當下大唐的情況也不算好。
這兩年來災難頻發,即便是大唐一直都沒有什么大動作,百姓的日子亦是不太好過。
這才修養多久就如此貿然對外出征,結果就算是贏了,大唐內部也會相當不好過。
但是今年算是個豐收之年,加上前兩年的積累,李世民覺得大唐已經有能力對外征戰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突厥內部的叛亂,這給李世民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而且直到現在,他仍舊牢記當初秦天的教導。
突厥人內部的情況都這么嚴重了,為什么他們還要南下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