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看到楊凌如同菩薩般親切慈祥,紛紛跪拜。
楊凌連聲阻止道:“諸位,不要客套。趕緊坐下喝茶。”
“謝大帥恩典。”
楊凌看向眾人,道:“諸位,不怕告訴大伙,咱們現在的處境十分危險。我楊某人在軍中雖然算不得頂尖高手,可是武藝也算是高強。然則今天,我竟然連對方兩個護衛都不是對手,更別提擊敗他們。這是為何?因為對方的實力太強,超出我們的想象。”
這些人聽罷,均露出憂慮之色。
楊凌繼續道:“我剛才觀察,城中百姓對我軍并無敵意,也不懼怕咱們。若非如斯,今天也不會有這么多百姓站在街口迎接我們。”
楊凌停頓片刻,繼續道:“我估計,城外的敵軍很快就會攻城,到那時候,城池就岌岌可危。諸位是我大宋的棟梁,是國之干臣,決不容有失。我楊凌斗膽懇請諸位暫避鋒芒,退往東陵縣。待到戰爭平復以后再行歸來,如何?”
“大帥,這不妥吧?”
“就是啊,城池易主,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和朝廷說呢?”
楊凌搖頭道:“這事必須瞞著朝廷,我等不愿做背信棄義之人!”
這話登時引起不少人共鳴,眾人齊齊附和起來。
楊凌接著道:“我楊凌不是迂腐之輩,若我楊某人真是背信棄義之徒,今天就不會帶兵進城救治城中百姓和將士。既然我選擇率軍來救治大伙,我就是真心的想要保護你們,想要保衛我們大宋的江山社稷!”
“大帥仁義無匹!”
楊凌擺擺手道:“好言難勸該死鬼,你們若是堅持固守城池,等到叛軍來攻城,最終只有死路唯途!”
眾人陷入遲疑中,有人問道:“大帥,那咱們接下來該如何辦?”
“我建議咱們放棄城池,轉移陣地!”
楊凌的想法其實和郭藥師、張亮等人差不多,也是考慮到城池堅固,敵軍攻打良久未能攻克城池。與其硬碰硬,倒不如趁著敵軍沒能攻破城池,盡量撤離城池,從側翼給予敵軍致命打擊。只要守住側翼,守住襄陽城,勝利便屬于己方,敵軍就無法長期圍困襄陽城。畢竟襄陽城地理位置特殊,是大運河的必經之地,敵軍無論如何也繞不過襄陽。屆時,城中守軍只需要固守城池,拖住敵軍,朝廷援兵自然會源源不斷地增援。
可是,城中守軍的想法截然不同。
“不行!大帥,末將不贊同你的想法。若是放棄城池,城中數十萬民夫和軍士該如何安置?他們可是我大宋最寶貴的財富啊。”
“是啊!我等寧肯戰死沙場,也不愿意茍活于世。”
“我等誓與襄陽共存亡!”
楊凌見眾人態度堅定,不禁嘆息道:“我知曉大伙的苦衷,我也不勉強你們。你們可以選擇留守城池。但是我希望,大伙以后遇到事情多商量著來,不能擅作主張,免得耽誤大事。”
眾人面面相覷,顯然,誰都無法說服自己。
不過楊凌早就預料到會是這種結果,也做好心理準備,所以表情依舊淡然,笑道:“大伙可以考慮考慮,反正時間尚寬裕,不急于這么兩三天的時間。”
楊凌說到這里,突然靈光乍現。
楊凌看著眾人,微笑道:“各位若是擔心糧草不足或者物資短缺,大可不必擔心。我們已經在廬州府籌集到足夠的糧食,只需要等到冬季來臨,便能渡過難關。”
這下眾人全都呆滯地看著楊凌。
楊凌繼續道:“至于其它問題,諸位不必煩惱。大宋朝廷派出的援軍,應該很快就會到來。到時候大宋援軍就可以幫助大伙守城,這樣就不必擔心糧草不足。”
眾人恍然醒悟,原來援軍馬上就要到達。
“大帥,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