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的心格登地跳起來,連忙問道:“敵情如何?有沒有受傷?”
驛卒答道:“據說倭人已經撤走。”
“走?”楊凌的眼珠子都瞪圓起來,“倭人怎么會突然撤走呢?”
“倭人的確撤走啦!”
“那他們的目標又是哪兒?”
驛卒聳肩攤手:“屬下就不知道啦!”
楊凌的腦子飛速旋轉起來,想不通倭人撤兵的目的。不過既然倭人撤兵,自己暫且松口氣。楊凌立即吩咐驛卒關閉驛站,然后召集眾將議事。
這件事情透露著古怪,不過楊凌卻毫無辦法,倭人的目的不明,不敢擅自出城。他決定留下二百精銳看管驛站,其余部隊立即撤出驛館,全部匯聚到城西,與城墻隔水相望。
半夜時分,城外的倭寇果然發動進攻。倭人的攻勢非常猛烈,試圖強行登上城墻。不過這種行為注定徒勞。倭人付出三百多條性命的代價,終究無奈地放棄,怏怏撤走。
倭人撤退后,楊凌當即命令麾下部隊迅速占領城墻,防御敵人的反撲。
第二天清晨,倭人果然來報復,雙方展開巷戰。楊凌的部隊傷亡兩百多人,最后以倭寇的全軍覆沒告終。倭寇的武器裝備極為齊全,火藥、投石車、床弩、甚至還有床弩和床板等攻城利器。若不是楊凌麾下的士卒訓練有素,戰斗力較強,只怕昨晚就得葬身魚腹。饒是如今,他們也有三十幾人負傷,這是楊凌從來沒有吃過的虧。
倭軍撤退后,楊凌派人搜尋倭軍撤退的痕跡,卻發現倭軍撤退的路線居然和自己預料的完全不同。根據沿途的蛛絲馬跡推測,倭軍撤退的路線竟然與自己的不謀合,顯然倭寇的行軍思路跟自己差不多,都認為自己的目標在城外的村鎮或者野地里,誰曾想倭軍居然選擇從城內迂回包抄,企圖奪取城池。
楊凌頓覺匪夷所思,他不由懷疑倭寇是否是故意放自己走的,故布迷陣吸引自己的注意力,給他們奪取城市創造良好的戰機。不過這個猜測很快就被否決,楊凌認為倭寇是為求穩妥,才會選擇繞道。
倭寇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奪取城池,無異于雞蛋碰石頭,自找苦吃。
“這群混球,難道不怕本督趁機追擊嗎?”楊凌冷笑道。
雖然倭人撤走的路線和自己完全不同,不過楊凌認為倭人遲早會重蹈覆轍,所以也懶得再費神追逐倭人。
不過楊凌對于倭人撤走的理由還是存有疑慮,他認為倭寇肯定還藏著陰謀詭計,必須加倍謹慎才行。
想通這些后,楊凌便命人嚴密封鎖城門,同時派遣斥候四處偵察。
倭寇的確狡猾,他們撤離后不久就悄悄地潛入附近的樹林中隱蔽起來。斥候們在茂盛的樹叢中發現倭人蹤跡,急忙奔回稟報。楊凌聽聞倭人果然又回來,立刻帶人殺向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