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卿爵快速的看完紙條上的內容,問道“師傅能確定,這字跡是畢氏的嗎”
“這個我不敢確定。”
一來,他是男子,她是女子,兩人并無通信的必要,只是零星的記得畢氏還未嫁人之時,給曾家下過帖子,至于下給家中何人,他當真記不起來,只記得封面上的幾個字,以及落款與這上面的字跡相似。
二來他腦中的記憶不全,記憶不一定準確,是以也不敢確定。
顧卿爵點頭,拿起那枚質地溫潤的羊脂玉“這枚玉佩可是畢氏常年佩戴的”
“這個倒是眼熟,基本上見到她時,她攜帶的都是這枚玉佩。”
為什么曾勝己對著玉佩這般肯定,那是因為他曾救過畢氏一命,當時她緊緊握著這枚玉佩,說是這玉佩經過高僧開光,可以逢兇化吉。
自然就有印象了。
而后顧卿爵又問曾勝己“師傅,您覺得,您更了解這個畢氏多一些,還是更了邱縣令多一些”
“這,子淵為何這般問難道你是懷疑邱縣令有問題”
顧卿爵沒有開口,而是眼神看向房門口。
顧卿爵從記事開始,便修習內力,至今已有八九載,內力深厚,單就內力而言,他已經算是步入靈境第八重了,唯一差一些的便是劍式,但這半年得曾勝己悉心教導,進步神速。
如果沒有曾勝己刻意提點,他或許發現不了有人在門外監視。
可曾勝己都提示了,再說客棧人來人往,那人無法隱匿身形,只能裝作住店的客人,顧卿爵再凝心去感受,發現那人的位置,也不算奇事。
“師傅,您是從縣衙出來,便發現有人跟蹤,是么”
曾勝己點頭。
“師傅,如果邱縣令真如你所言,是你的至交好友,為何還要派人跟蹤你”
“說不定這人,是畢馨雨派來的呢”
“也有可能。”
顧卿爵點頭“那就將此人捉住,細細審問一番。要是畢氏派來的,將這人訓一頓,再將此事告訴邱縣令,讓他處理。但若是此人是邱縣令派來的,那畢氏信上所言,便極有可能是真的,聶媽媽用銀簪傳遞消息,也有可能已經被這人知曉,到時告訴邱縣令,畢氏的處境就危險了。”
曾勝己細細思考。
最后決定聽顧卿爵的,將外面跟蹤的人捉了。
如果是誤會一場,那自然最好。
如果真是邱弘派來的人,那他就要重新去認識邱弘的為人了。
門外之人,曾勝己判斷他的修為應在玄鏡三重左右,為了避免在客棧鬧出大動靜,兩人出了客棧,往西邊僻靜的巷口走,待到四下無人之時,兩人一前一后將跟蹤之人堵在巷中。
這時,他們終于看清此人的面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