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做無用的事,是顧青一貫的行事準則。
所以第二次高管們的碰頭會議,九州科技出席的是董副總。
一個不懂技術的高管,天然能避開技術方面的談話限制,為己方爭取足夠的利益。
會議上,董副總可謂是“舌戰群儒”,手拿顧老板的“機密文件”,將大米等各家手機系統給剖析了一遍,最后直至要害。
“既要給聯盟技術支持,又要照顧眾位手機系統的各種局限,所以我們九州科技需要的投票數必須是第一份額。”
本來還有些人不服氣,想拍桌子。
但思來想去,最終這個提議還是被眾位大佬給通過了。
得知了這個消息后的顧老板,很是欣慰的表示“農忙時給地主打工,地主還要管兩頓飯吶,白干活的事,咱不干。
咱身板子硬,吃的多點,讓那些窮酸去嫉妒吧。”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人力資源總監張元豐每過三天都會收到總裁辦的更新名單,并且安排相應事務。
李由所負責的半導體部門研究團隊,從三位數逐漸膨脹到了四位數,其中更有不少大拿,這也導致了李由剛有點雄赳赳的氣概,瞬間就謙遜了起來。
而軟件工程部門目前是由顧青一手來抓,所以人員雖然越來越多,但還沒有一個技術大佬敢觸犯他。
甚至說觸犯都不對,顧老板還遇到了自己“粉絲”,有些腦殘的那種。
都說搞技術的直男多,其實是因為人家全神貫注在技術專業領域,所以在其他方面沒有太多的精力投入,所以顯得情商卻參差不齊。
比如說現在。
“老師,人工大數據也是需要當事人的反饋才能進行調整,但是如果用評分、評價或者意見反饋來看的話太過單一,而且對比大米和夏為的系統,他們的更新頻率和實際達到的效果卻不如每一個季度的大更新,而且這也造成了多余的系統文件垃圾。”
張本煜戴著黑框眼鏡,眉頭微皺向顧青提著問題。
作為一個三十歲的男人,他每次向顧青提問時,態度都非常恭敬。
但顧青卻知道,這個青年背地里卻將他的照片貼在了房間,就像粉絲看偶像一般
他不提倡個人崇拜,但技術方面的領先又的確是事實,所以只能暫時選擇當張本煜的老師了。
“大米一周一次更新,夏為系統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一次更新。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微軟的普通更新頻率也是如此。
打修補漏洞的補丁,增添小功能,進行一些個性化定制內容都需要時刻跟進。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的系統核心并不具備真正的學習智能,充其量只是對數據抓取和統計刪選有一套算法而已。
就像修建房子,核心框架限制了系統的發展,后面的技術人員就只能搭建磚塊、好一點的對建筑內外都進行裝修,差一點的就做的粗糙點。
但他們都無法打掉承重墻,修改建筑的主體布局。
對比來看,這就是我們共工系統的優勢之一,核心框架擁有足夠強大的擴展空間,內部邏輯更為智能,擁有真正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