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寫的一份文件教給這個未來的軟件工程部門接班人后,顧老板這才離開了軟件工程部門。
與夏為的合作,真的是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外部壓力一大,內部那些原本還有些舉棋不定部分高管,立馬選擇將雞蛋再多放進一個籃子里。
燧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第一款高端智能個人移動終端的名字已經定了下來。
燧人1。
外形設計并不是折疊,也不是硬性平板、滑蓋,而是真正的“自定義設計”。
得益于跨時代的屏幕材料和柔性屏面板的強可塑性,燧人1除了可以最原始的卷軸設計,用戶還可以選擇折疊設計,并且這個折疊并非是單項對內折疊或者對外折疊,又或者是兩次折疊。
而是用戶自己選擇怎么折疊,就像折紙一般,不過受限于屏幕材料,為了保證折疊后的屏幕擁有足夠強的硬度,所以目前最多只能重合折疊兩次,也就是比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折疊屏手機都多一次屏幕重合的次數。
顯示項目已經開始投產,屏幕備貨將會在第四季度結束時,達到三十萬片。
當然燧人公司是下單采購的,價格為每塊屏幕五千元,總計采購價格十五億夏元。
預付款項為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九州科技目前的賬戶已經多了四億五千萬夏元。
這錢由燧人公司出,但細細深究的話,算是財大氣粗的夏為公司出。
畢竟顧青當時的表態很明確,技術與產品獨家供應入股,要錢可以,超過十億免談。
當然由于燧人公司的特殊性,所有采購支出,只要是九州科技和夏為公司的產品,都只需要給預付款項。
夏為剛開始還不怎么滿意,不過顧青隨后了一個名叫共工的手機系統,瞬間折服了夏為一眾高管。
人家直接給免費的智能手機系統,搭載九州編譯器,能夠同步兼容安卓與平果的手機軟件。
這不值個幾十億甚至幾百億
當然被這個系統刺激,夏為同步給出了海思麒麟9905的u。
這還是夏為第一次把自家最先進的芯片給一家非夏為控股的公司。
而拿到這個芯片后,顧青領著兩家公司的研發人員率先跑了一次系統。
結果很喜人,但也很尷尬。
沒有做針對u本土化和性能優化的共工系統,竟然比夏為自家的系統還要運行流暢,釋放的硬件性能多出了百分之五
在一眾驚呼之中,顧老板打通了任老爺子的私人電話。
然后表示,這個芯片很棒,我覺得上海微電子正在搞的新光刻機,或許可以試生產看看。
雖然成本有些高,但這個技術力是可行的。
任老爺子心情自然是激動的,然后當天就有夏為的高管出差上海微電子。
u、屏幕、射頻芯片、顯象控制芯片這些都解決了,還有一個內存芯片占大頭。
在兩家高管的群策群力之下,大江存儲和紫光成為了主力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