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鄧姆也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在普通生活環境下生存下去,他選擇在家族管理的一家醫藥研究所進行生活,每天穿戴防護服,在無菌環境下,看看書、偶爾學習一下醫藥研究工作。
而他的內心,卻是已經逐漸厭煩在藍星地面的生活。
他想要回到月球,繼續在月宮建筑群生活,雖然花費很大,雖然無法離開月宮建筑群,但是只要一想到在月宮建筑群可以吃到的食物、喝到那種特殊的藥劑,他想要回歸月球的心情就越發急迫。
只不過,哪怕他已經向九州科技為他們設立的專屬客服進行咨詢,想要盡早回到月球,得到的答復也只有:“我們已經知悉您的需求,但您在簽署返回藍星協議時,在監控視頻當中,已經閱讀了‘五年內不得再次登月’的協議規定,并且您下次登月,需要再次通過體檢篩查,如果身體數據不合格,需要再次參加訓練,等待合格之后,再排隊……”
想要離開月球,很簡單。
但是想要再次登月,很難。
鄧姆為了能夠維系在月宮建筑群的人脈,幾乎每過一個禮拜,都會定期向那些在月球上面居住的“老朋友”們,分享在藍星地面的感悟。
但是漸漸地,他發現這些在月球上面的老朋友,已經不再會像曾經那樣熱情的回應他,甚至有很多時候,都是在間隔一段時間之后,才會有一些回復。
這種失去控制的感覺,讓鄧姆更加急迫的想要回到月球。
他甚至通過家族的渠道,與nasa現任負責人羅賓有過深入交流,想要得知nasa常態化登月的規劃方案。
只不過,羅賓也沒有告訴他將要落實的具體方案,而是搬出了nasa那群工程師科學家敷衍他的說辭,勉強應對了過去。
隨著時間推移,當“祝融號”飛船離開藍星第37天的時候,一號機器人反饋了新事件。
“乘組遭遇持續72小時的太陽質子耀斑活動,艙內輻射水平驟升至80毫西弗,并且應急系統正常啟動,屏蔽層自動展開,鋰氫屏蔽材料組成的‘安全繭’將輻射劑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顧青在看到這個日志內容的時候,僅僅是點了點頭,然后就向“玄武”問到:“這三臺機器人的其他設置,沒有因為太陽質子,而出現問題吧?”
太陽質子是太陽核心核聚變的主要參與者,同時也是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中產生的高能粒子流的主要成分,甚至可以對藍星的空間環境和電子設備都產生影響。
這三臺機器人有著幾重系統的特殊設計,有一重系統,只有顧青與“玄武”才有權限鏈接控制。
面對顧青的問話,“玄武”給出的回答卻極為簡略:“先生,目前尚未檢查到影響情況。”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