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上了發條
還假惺惺的說什么被逼無奈。
許大茂真想邦邦三拳打死那些小人。
說錯了,邦邦是兩拳,邦邦邦是三拳。
這些人的小人行徑是真的一脈相承。
最沒有大國風范的就是大毛了,怎么說呢,他們單方面撕毀合約,欺負弱小,這些已經深入人心。
沒有大國風范這件事,在這里舉一個例子。
達成合作在他們的地盤上建造場館,只要以前有過摩擦,門口外面的宣傳欄或者墻上,都會寫一些侮辱的字畫或者標語,比如以前的沖突,不友好的時刻,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
讓路過的人厭惡他們。
這是一個有風范的大國應該做的事情嗎
除非是他們的‘朋友’,在他們眼里的朋友,就是歷史上沒有對他們造成過傷害,還給與過他們好處,比如錢,糧,地,人,要么就是‘小弟’,只有這樣的朋友,場館外面才沒有什么惡心惡毒的語言。
這丟的是那些場館的人嗎丟的是他們的自己的臉,誰敢和這樣情緒不穩定,抓著舊賬不放的人做朋友
當然本質上想交朋友的心是沒有錯,要是多幾個朋友,之前和阿三的‘友好交流’,也不會贏了之后的結果是后退二十里。
純是因為朋友太少了。
可這玩意應該講究一個量力而行。
可不單單是少,還有三和。
許大茂堅決反對。
再聯想到‘三自一包’和現在的‘三和一少’,這樣結合起來理解,還是那句比較貼切的話‘發展經濟,先富裕起來’。
三自一包能實施,那確實是因為鄉村的問題很嚴重,又面臨和阿三的友好交流,大毛分手,這疊加起來之后,迫在眉睫,這樣能緩一大口氣,所以通過了。
而這個‘三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都能吃上飯了,大家的日子都有奔頭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欣欣向榮,這是要干什么
這事要是能成,許大茂愿意把酒瓶子吃了。
后面依舊沒有什么評語。
第三份會議紀要就更簡單了,那就是岑組長回來了,帶回來的還有完整的工作報告,分享了先進的串聯經驗。
到這里就沒了。
張校長這一份禮物確實是用心了。
可惜這種觀念上的分歧根本就無法調和。
許大茂看完之后就把這三份文件扔進火爐里燒了個干凈。
張校長打的什么主意,許大茂心里也有些猜測,給他看,不僅是禮物,也應該是有想要利用的心思。
把這三份會議紀要單獨挑出來,放在一起,意思很明確。
有問題。
拿著這玩意去問李組長
現在李組長可是賦閑在家,這種事自然不好再去牽連,張校長可能就是想讓他拿出去到處讓人看,看的人越多,越容易滋生一些別的情緒,不滿或者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