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急診,所以64排CT三位重建很快做好。
腸系膜上動脈可見真假雙腔,真腔內無血栓,假腔內可見血栓形成。
假腔沒有足夠大,壓迫血管,導致腸系膜上動脈閉塞。
腸系膜上動脈供應所有小腸和2/3的大腸供血,一旦缺血,會導致小腸出現缺血性疼痛。
在海城鄭仁做過一例腸道出血的患者,栓塞部分腸系膜上動脈,主動讓小腸壞死并切除,就是這個原因。
但曾經的患者是想要腸道壞死,找到出血點切除。現在的患者,是避免這種情況。
患者的病情來判斷,手術與否處于兩可之間。
要是在海城市一院急診科,鄭仁肯定毫不猶豫的和家屬交代,上臺手術。但這里是912,模棱兩可的事情,鄭仁只提意見,不負責做決定。
把片子送回去,周立濤已經送患者去普外科了,并沒在。崔老把片子插到閱片器里,戴上花鏡,一幀一幀的仔細看著。
十多分鐘后,崔老才道:“小鄭,你什么意見。”
“可以保守,也可以……”
“我問你的意見,不是讓你踢皮球。”崔老不悅,看了鄭仁一眼。
白發如雪,眼神如刀。
“我建議手術。”鄭仁馬上回到道,“路上我觀察,患者的疼痛閾值比較低,血壓控制的并不好。這種患者雖然腸系膜上動脈真腔內沒有血栓,但保守治療,愈后好的可能性會進一步降低。”
崔老沒說話,坐下,靜靜的看著鄭仁。
“手術也比較簡單,下個支架就可以了。腸系膜上動脈造影術+PTA+支架成形術。如果患者家里面經濟沒問題,術后觀察三天就可以出院。”
“嗯,這樣才對么。”崔老說到:“年輕人,要有朝氣,別老氣橫秋的假裝深沉。”
“……”鄭仁是第一次聽有人這么評價自己。
崔老,還真是與眾不同。
不過他那個年代行醫,難度和現在根本無法相比。醫患之間的矛盾隨著醫療被推向市場,變得愈發尖銳起來。
“患者有吸煙史、高血壓病史,血壓控制的不好。以我的經驗,有吸煙史的患者,基本都保不住。現在給了低分子肝素抗凝、前列地爾擴張血管、罌粟堿解痙,你去普外科,準備手術吧。”崔老說到。
他不僅給出了診斷,還確定了接下來的治療。
有吸煙史,很難保守成功這一句話,對鄭仁來講,價值萬金。這么肯定的話,可不像是一名醫生說出來的。
但崔老就這么說了。
這是經驗的總結,雖然這句話并不嚴謹,可也正因為如此,無法出現在期刊論著里面。
這只是崔老畢生經驗的一個總結,別的地兒可是學不到。
鄭仁心中一凜,點點頭,深深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