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到了午夜,這一天過的,鄭仁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亂糟糟的,想起來都覺得恍如隔世。
一大早晨就被老潘主任得了肺癌的事情嚇一跳。
接下來,晚上又被小伊人嚇了一跳。
一天兩次激素大量分泌,神經高度緊張,鄭仁回到從前的別墅,也覺得有些累了。
簡單洗漱,便自顧自的睡去。
第二天一早,還沒睡醒電話就打了進來。
“鄭仁,起來吃飯啦!”小伊人充滿了活力的聲音,讓鄭仁覺得生活其實還是很美好的。
要是大家都不折騰,都恬靜溫和,歲月靜好,那就更好了。
過去吃早飯,見門口玄關位置放了十幾瓶紅酒。
“準備這個干什么?送禮?”鄭仁隨口問道。
“主任畢竟上歲數了,能不喝白酒就不喝,喝點紅酒軟化血管。”常悅道:“昨晚我和小伊人商量的。”
“紅酒里含有一種叫白藜蘆醇的物質,有研究表明,該物質可以提升身體里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蘇云換鞋進屋,“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有益物質,具有降低血脂、穩定斑塊,從而達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
“嗯,蘇云說得對。”鄭仁道:“但是沒有任何確定的證據表明……”
說著,他看見小伊人穿著圍裙,從廚房里走出來。
“香江有一個演員,已經七十多了,每天喝紅酒,保養的很好。給主任送點紅酒,是相當不錯的想法,很貼心啊。”鄭仁毫無底線,毫無節操,直接站到了對立面。
“白藜蘆醇要想在人體內發揮作用,每天的攝入量就必須在2克以上。換算成酒,一天一瓶。”蘇云鄙夷鄭仁的這種墻頭草的做法,直接用數據說話。
“可以把紅酒煮沸,酒精揮發掉之后再喝。香江的老鄭,現在看起來還像四十多歲的人,我聽吳輝說就是他每天晚上都喝煮沸后晾涼的紅酒。”鄭仁道。
“扯淡。”蘇云不屑。
“其實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鄭仁笑著看了看早飯,煎蛋、面包、牛奶,常悅手里拿著一瓶某益生菌的飲料。
“你們喝不喝?”
“不喝。”鄭仁和蘇云同時說到。
兩人相互對視,鄭仁馬上回頭看著小伊人笑瞇瞇的,不再說話。
自從那天被小伊人追著去科室,質問問什么做腔內闌尾不叫她上臺之后,鄭仁心里有逼數多了。
蘇云鄙夷的說到:“益生菌有什么好補充的。”
“對身體好,你不知道?”常悅瞥了他一眼,問到。
“1857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研究了牛奶的變酸過程。他把鮮牛奶和酸牛奶分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它們都含有同樣的一些極小的生物——乳酸菌,而酸牛奶中乳酸菌的數量遠比鮮牛奶中的多。”蘇云信手拈來,“這是益生菌最早的來源。”
鄭仁只是笑,接下來的話他不準備搭茬。
“1908年,俄國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ElieMetikoff正式提出了“酸奶長壽”理論。通過對保加利亞人的飲食習慣進行研究,他發現長壽人群有著經常飲用含有益生菌的發酵牛奶的傳統。”
鄭仁依舊看著小伊人在笑,等待接下來的轉折。
“我做實驗的時候,有同學閑得無聊,就拿著你手里那個牌子的益生菌飲料查了一下。說是有幾億幾億的益生菌,其實數量少的可憐。”
說著,蘇云不知死活的露出邪魅一笑,道:“你知道么,隨著時間的推移,益生菌是呈幾何數級降低的。有可能出廠的時候,益生菌的確有幾個億,等你喝的時候,絕對沒有這么多。”
常悅犀利的目光從眼鏡片后面刺了過去。
蘇云沒看見,得意洋洋的說到:“說句實話,就這點益生菌,都不如大便里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