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方綜合征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經過2年前的升主動脈帶瓣管道置換+冠狀動脈移植手術后,患者局部變化之大,超出了原本的預計。
黏連很重,這一點先不說。吻合段中段隱約出現氣泡征,意味著之后夾層的可能。
手術要連同一期的搭橋都要做么?
即便是蘇云也對這種情況措手不及,有些頭疼。
他看到術區情況的時候,抬眼瞄了下鄭仁。
鄭仁似乎根本沒有任何情緒變化,波瀾不驚的在做手術。
蘇云心里隱約踏實了一點點,有老板在,怕啥的。
“22℃。”老賀繼續報溫度。
“20°。”鄭仁道。
兩人說的數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老賀報的是鼻咽溫度,深低溫停循環手術必須要注意的關鍵點。
而鄭仁說的20°,則是患者頭低位的角度。鄭仁說完后,三人同時停住手術,老賀開始調整手術臺的角度。
頭側向下,呈20°角。
鄭仁隨后依次將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阻斷,將動脈流量降至8ml/kg·min,行持續選擇性腦灌注,同時開放升主動脈阻斷鉗,開始做主動脈弓部及弓降部手術。
“20℃。”老賀還在專心致志的匯報溫度。
這個溫度,是開始總攻的號角。
老賀報完溫度,鄭仁隨即阻閉升主動脈,主動脈根部冷灌心臟停跳。
“冰泥。”
準備好的冰泥送到鄭仁的手邊。
鄭仁先試了試,有冰有水,4攝氏度。沒有大塊的冰,所有都是小片的冰屑,能以最快的速度給心臟降溫。
一般心臟手術,能做出這種堪稱完美的冰泥,至少可以讓手術完成度提升幾個百分點。
這是一個細節,卻是不可或缺的細節。
鄭仁很滿意,心臟表面置冰泥降溫。
鼻咽溫降至18℃,鄭仁開始阻閉主動脈弓部3支頭臂血管,體外循環動脈灌注流量改為6ml/(kg·min),做選擇性順行性腦灌注。
沿主動脈弓長軸切開主動脈弓,近側至原人工血管吻合口,遠側至左鎖骨下脈開口近端。
因為心臟停跳,深低溫體外循環已經建立,所以主動脈弓打開的時候,并沒有血流出。
干干凈凈的主動脈弓,術野清晰。
深低溫停循環手術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而此時看來,幾乎完美。
“注意腦部血栓量。”鄭仁一邊切開主動脈弓,一邊沉聲說到:“老賀要是不熟悉,把屏幕側過來22°,我看著點。”
老賀有些羞愧,這本來應該是麻醉師的活。
可是正在手術,還是剛剛接觸的新機器,自己哪有時間去熟悉、了解、磨合。
他毫不猶豫的按照鄭老板說的去做,超聲探頭放在患者雙側脖頸,不影響手術的位置以及頭部。而屏幕側向鄭老板,上面無數的數據在飄動。
數據量之大,讓老賀束手無策。
這應該是實驗室產品,還是初期的,還要有計算機精密計算,把結果輸出。
可是現在卻沒有最終結果,只能看到屏幕上無數的數據信號像是雪花一樣出現。
鄭仁不時抬頭看一眼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屏幕,手里的動作卻沒有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