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了一根煙,鄭仁和蘇云離開。
路過搶救室的時候鄭仁探頭看了一眼,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安定已經奏效。系統面板上沒有其他診斷,應該沒事兒。
去住院部詳細檢查、治療吧,鄭仁不再去想這個患者。
和周立濤約了下午去崔老家,便直接回到病房。
辦公室里,那根馬尾辮和往常一樣,在電腦后面甩啊甩的。
“老板,常悅肯定要休息幾天,我這就拉一兩個人過來了。”蘇云道,“別把里面的那牲口再累壞了。”
“什么牲口不牲口的。”鄭仁皺眉。
“實話實說么,有什么不高興的。”蘇云道,“你算了富貴兒每天工作時間了么?”
“應該十四個小時?”
“你知道啊,我還以為你不知道呢。”蘇云鄙夷的說到。
“想拿諾獎,不這么做怎么辦。”鄭仁攤手。
蘇云想了想,回憶了幾個人選,準備調到912本部來幫忙寫病歷。
查房、交班,忙碌而有序的工作拉開了一天的序幕。
大多數臨床醫生的工作都是極為枯燥而無趣的,抱著幾個常規術式,一路做下去,做到天荒地老。
一輩子做幾千例膽囊切除,甲狀腺切除,這都是成功的專科醫生做的事情。
至于介入科,做幾千例肝癌介入栓塞治療、射頻消融術的醫生也很常見。
每天看著幾乎一樣的東西,看都看惡心了,所以手術室里開車什么的都只是一種情緒上的自我調節。
要不然真的會讓人心生厭倦。
趙文華也有些厭倦,只是他用其他方式來尋求轉移注意力。
比如說今年做了多少臺手術,手術量在全國的排名,是不是能獲得美國外科學院院士的稱號等等。
介入學科屬于一種新興學科,勉強算是外科手術?最起碼在趙文華的心里是這樣的。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就是趙文華的終極夢想。
他最近不去招惹鄭老板,見面后只是點頭微笑,日子過的倒也滋潤,生活回到了從前的節奏。
鄭老板那面做的再怎么風生水起也和自己沒關系?那倒不見得。
趙文華眼睜睜看見已經咸魚了十幾年的林格逆風翻盤,心里也有些懊悔。
抗震救災的時候,孔主任領著其他人去前線支援,家里面留自己當家做主。
鄭老板剛回來的時候,自己要是報以更多的善意那該多好。怕是這個時候,林格能得到的一切自己都能得到了吧。
人世間,是沒有后悔藥的。
趙文華也只能偶爾想一想。現在他不敢奢望搭上鄭老板的順風車,一路高歌。
他只想著千萬別招惹到鄭老板的注意,尤其是那位助手蘇醫生,簡直太特么陰險了。
交班,查房,趙文華手下的進修醫生領著患者上手術。
他沒著急,今天有個老家的人來看片子。
查完房,病區大門打開,老家的人拎著片子進來。
趙文華和他也不熟悉,不過自己都是帝都的教授了,不斷有人找自己看病也是應該的。他早都習慣了,也比較享受老家的親朋對自己的崇拜與恭維。
“趙教授,您好,我是小三子的朋友。”老家的人找到趙文華,恭敬的說到。
小三子是趙文華遠房的一個親戚,到底怎么稱呼,他自己都不知道。
這屬于遠的不能再遠的一種關系,趙文華也不是很在意。拿過來片子,插到閱片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