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醫生,怎么了?”林格忙的腦門子上都著火了,焦頭爛額的。百忙之中,他依舊照顧著全場,沒有遺漏蘇云和自己說話。
“盯著點那面,3分鐘說一下救護車的位置。”
“好。”林處長有些為難,自己這面要聯系的事情太多,3分鐘匯報一次行程,這就有點難了。
“讓林淵來吧。”鄭仁道,“共享位置,隨時報告。”
“好咧。”林淵對這種跑腿的活毫無意見,麻利的答應。
和120急救的人員聯系,加微信,共享位置,林淵開始斷續的匯報行程。
林格有些困惑,不是說好了要讓專家團隊做手術么?不過患者的情況不容樂觀,他也沒法多想。
可能是這面先做著,專家團隊來了之后再上臺。
希望一切順利,林格此時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做好聯系工作。至于手術是鄭老板做還是別人做,林格也管不到。
安排完這一切,鄭仁開始開皮,這面做的太快也沒什么必要,把肝臟切掉又能怎么樣?最后還不是要等那面新鮮肝臟。
手術一步一步的做著,不快,打開腹腔后鄭仁開始游離各種血管、結扎韌帶之類的工作。只要120急救車到了,自己這面就能動手了。
在交警的協助下,120急救車果然暢通無阻,幾乎以最快的速度到達912醫院。
平時要想在帝都的路上開的這么順利,一年只有一兩天才可能——大年初一、初二,估計初三都不行。
與此同時鄭仁做完了移植前的準備工作,用了不到20分鐘。
李主任看的有些感慨,看鄭老板的手法,要不是自己“知根知底”,肯定以為他在英國國王醫院進修過很多年,肝移植手術不知做了多少臺。
“鄭老板,120急救車已經到樓下了。”林淵匯報道。
鄭仁把切口用溫鹽水紗布覆蓋,沒有動手,只是默默的看著監護儀與呼吸機上的數值。
“估計還有3分鐘。”林淵收起手機,說到。
鄭仁點了點頭,還是沒動。
終于動起來了,這個時間,在李主任看來有些晚了。雖然之前準備工作做的很充分,但三分鐘切除肝臟,主要是對血管進行處理,太倉促。
看樣子鄭老板還是很保守的,李主任有些欣慰。
肝臟來了之后,這面還沒切完,讓供體肝等幾分鐘,這才是最保守、穩健的做法。
做過上百例肝移植的李主任很清楚這里面的關鍵。
但鄭老板的手術速度超出了李主任的預期,只不過十幾秒后,他就不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鄭老板的手速太快,全力以赴當助手還嫌不夠,哪里有時間去想別的。
“供體肝來了!”林淵大聲說到。
英國專家攜帶著在生命支持系統保存的肝臟,匆匆忙忙的走了進來。
鄭仁伸手,止血鉗子拍在手心里。
李主任看著生命儀器,眼睛都紅了。
這是2018年4月,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一種名為“生命支持系統”的體溫保存肝方法。有助于改善移植效果,增加可用供肝數量,從而降低等待肝移植者的死亡率。
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戴維·納斯拉勒及其同事針對220名肝移植患者開展了首次隨機試驗,比較了傳統冷凍存儲方法和常溫機械灌注方法,這種做法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