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一方面,從前切個肝就是天大的手術了。你看現在,不光可以切除,還有各種切除的方式。術后患者恢復很快,幾乎沒什么風險。”
“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嘗試,每年十幾萬、幾十萬的先心病的胎兒,要是能在母體內就解決問題……”
說著,吳老頓了一下,隨即合掌,輕聲道,“大善。”
“老師您說的對。”穆濤道。
其中道理,穆濤也都知道。
但難處有多大,穆濤一樣知道。
一想到開展這種手術,就像是萬丈高空走鋼絲,稍有閃失,就是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穆濤就有些畏懼。
但吳老說的很明白,很堅定,穆濤也穩住了。
有老師做后盾,即便出了事兒,只要能解決就是好的。人生在世,掙錢、養家、糊口是一方面。到了自己這個層次,已經可以說是不缺錢了。
總是要做點什么,才能實現人生的意義不是。
往小了說,在醫療史冊上留下自己名字;往大了說,挽救一條條還沒出生的小生命。
這才是理想與追求。
老師已經垂垂老矣,卻還謹守初心。穆濤的表情溫和,微微的笑了笑。至于鄭老板,穆濤不敢擅自揣測。自從蓬溪鄉醫院見識到鄭老板不動如山的風范后,他就知道那應該是自己一輩子都無法超越的大山。
“你聯系鄭老板就行,我這面聯系其他科室。咱們醫院綜合力量還是弱一些,不過你別擔心,人員我可以想辦法。”吳老輕聲說到。
“嗯,老師您放心。”
“肝移植的手術,你怎么看?”吳老問到。
“整個醫療組的技術水平都跟得上,團隊力量強到了一定程度。”穆濤給了自己的評價。
“嗯,鄭老板的顯微吻合已經是國內、乃至國際一等一的水準嘍。那個在膈肌下做心臟按壓的人,就是在蓬溪鄉一起配臺的蘇醫生?”
“我估計是他。”穆濤道,“心胸出身,他水平很高,我甚至懷疑他的介入水平比我高一大截。”
“天才總是能遇到,這孩子運氣也好,碰到了鄭老板。”吳老道,“手術做得好,心臟按壓也做的精細,術中用藥,沒有一絲紕漏,整個醫療組的技術水平很強。”
吳老說完,穆濤有些羨慕。
鄭老板從海城拉出來的草臺班子,這么快就已經成型了么?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人家一臺一臺大手術做著,開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很少觸及的術式,不服氣是不行的。
“穆濤。”吳老想的透徹,輕聲說到。
“嗯。”
“以后咱們的工作重點,還是以TIPS手術為主。宮內介入手術,要是遇到相關的患者,請鄭老板來做兩臺,順便和你交流一下TIPS手術。”
聽老師這么說,穆濤的心終于放下了。
不過說是交流,其實卻是鄭老板揮舞著止血鉗子,敲打自己手術。
想起來,卻也蠻期待的。
“你去問問鄭老板,要是可以,我這面就聯系各科室了。”
“好。”
……
……
(求比心,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