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旭輝開始尋找熟悉的面孔,可是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小蕓的管床王醫生。
“老人家,麻煩您問一下,王醫生在么?”馮旭輝找不到人,只好找了一個剛從醫生辦公室出來的老先生詢問。
她滿頭銀發,看著特別慈祥。身上的白服很白,迎著光,像是帶著一層無暇的光環。
合著她溫和、慈祥的笑容,那道光環更加閃亮,安撫馮旭輝的心,讓它變得平靜起來。
“今天大內科巡診,小王去會場了。你是患者家屬?找小王有什么事情么。”老人家和藹的問到。
“……”馮旭輝猶豫了半秒鐘,便微微鞠躬,客客氣氣的說到:“我是2-8床的家屬,這里是我兩個朋友做的病情分析,我想找王醫生幫忙看一眼。”
“病情分析?”老人家沒有勃然大怒,而是微笑著說到,“那交給我吧,正好我也要去會場,順便交給小王。”
“麻煩您了,我朋友說,就是一個參考,或許會有用。”馮旭輝把A4紙交給老人家,長出了一口氣。
“李老,時間不早了,咱們走吧。”一名中年醫生走出來,小聲說到。
“嗯。”老人家沒忘記沖馮旭輝點頭,百忙之中還沒忘記表達自己的善意,隨后離開。
醫大附院,百年老院,治學一向嚴謹。大內科巡診,是醫大附院的一個特色。
對于手里有重患者、或者疑難病例的小大夫來講,每周一次的大內科巡診,就像是過一遍刀山似的。
匯報病史,很多老教授、老專家、各科室主任都要提問。只要一個檢查、一個方向沒有考慮到,全場無數目光盯過來,那種感覺是真心好酸爽。
臉皮兒薄的直接就哭場了,臉皮厚的也只能訕訕的不說話。不過也真有在這種情況下毫不在意的,這種人最后都成了滾刀肉。
李老,是內分泌科退休的老主任,曾經醫大附院大內科主任。她早已經退休,每周只來醫大附院兩次。一次出門診,一次就是大內科巡診。
拿著A4紙,李老走了出去。
“現在的患者,真是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內分泌科主任看了一眼李老手里拿著的紙,上面龍飛鳳舞的字體讓她有些不高興,“來咱附院看病,還出去瞎打聽。帶著醫囑來,找一些不懂的外行指指點點,腦子有問題。”
“倒也不能這么說。”李老溫和的說到:“這種事情很常見,不要想了。”
對于患者、患者家屬住院后拿著其他人的診斷意見與醫囑來“指手畫腳”這種事兒,分怎么看。
要是化療的患者,從帝都、魔都的高等級三甲醫院回來,當地的醫生還是很愿意執行上級醫院的醫囑的。
首先是患者有需求,其次是自己也有一個學習的機會。
但要是在醫大附院這種等級的三甲醫院,拿出醫囑來,就很惹人反感了。
頂級的醫院,面對患者,有各種詳盡的檢查,如果真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是病情太過于復雜。醫大附院都解決不了,一個其他醫院的醫生,隔空就能解決了?
扯淡。
來到會場,李老見小王醫生站在前面,已經開始準備匯報病史,她沒著急把A4紙交給王醫生,而是坐下,掃了一眼上面的內容。
只看一眼,李老就“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