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蓋德·伍茲團隊離開,鄭仁才算是松了一口氣。講學之類的事務性工作,對鄭仁來講特別不習慣。
今天一身輕松,孔主任和林格說是要一起吃飯,算是慶功宴了。
據說林格調動的事兒嚴院長已經同意,報告到了部里,也就最近半個月就能下來。
雖然沒到最后一刻誰都說不好會發生什么意外情況,但一個院內干部調整嚴院長要是都說了不算的話,那才是咄咄怪事。
把大黃牙給攆走,鄭仁和孔主任、醫療組一行人下樓。
“鄭老板,剛剛那個醫鬧是什么病?”孔主任一邊走一邊問道。“上半規管裂綜合征,這個病很容易被漏診,這是一種罕見病,在1998年被首次發現。”
“罕見病,你看一眼就知道了?”蘇云吹了口氣,額前黑發飄呀飄的。
“只是懷疑而已,患者的癥狀比較像而已。我建議做顳骨薄層CT平掃,做完再說唄。”鄭仁笑道。
“上半規管裂綜合征是什么?”孔主任聽顳骨薄層CT,來了興趣。
這種檢查,很少出現在臨床上。
“正常情況下,內耳周圍的骨結構會有兩個孔洞。但上半規管裂綜合征患者的內耳頂部骨骼會變薄或缺失,從而出現第三個孔洞。一般來講是做飛機,出現氣壓變化……”
“老板,你屁股太歪了,都是自己人,你說點實話行不行。”蘇云鄙夷道。
“嘿。”鄭仁沒有反駁,而是笑了笑。
孔主任回想顳骨的位置,也笑了。
鄭老板說是內耳頂部骨骼會變薄或缺失,這種很書面、很官方的詞匯是在遮掩一個事實——外傷。
按照剛剛那個醫鬧的說法,是在一次詐騙后遇到了一個“多管閑事”的人。至于后面發生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
“美國罕見病組織調查顯示,約有1%的人,其內耳會出現第三個孔。正是這個多出來的洞讓聽力出現失衡。”鄭仁不理蘇云的話,繼續說道,“其實都算不上是罕見病,只不過發現比較困難,最近2、30年才確定下來。”
“1998年才發現,真是夠晚的。”孔主任笑道。
“嗯,Minor醫生在1998年報道了一組以強聲刺激、中耳壓力或顱內壓改變為誘發的眩暈、耳內震動感及平衡紊亂為臨床表現的病例。”
“顳骨薄層CT顯示上半規管頂部骨質部分缺損其誘發的眼震方向與上半規管平面一致……”
“老板,你怎么不讓做眼震電圖檢查?”
“懶得寫。”鄭仁第一次很不負責任的說道。
蘇云聳了聳肩,“大黃牙這貨要再這么下去,早晚死無葬身之地。”
“差不多吧。”鄭仁道,“不過得了這病,真是很難受。能聽到腺體分泌的聲音,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
“別搭理他。”蘇云道,“我要是你,就把他收入院,先查個四五天再說。”
“不敢收入院。”鄭仁坦言,“真要是受不了,情緒崩潰報復社會怎么辦。病房住滿了患者,傷到誰都不合適。”
“嘿,你以為你給他個建議檢查的紙條他就會去做?”
“做不做和我有關系?”鄭仁憨厚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