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回去幫我搭把手。”蘇云反復不斷的說著這句話。
看樣子蘇云也覺得那臺手術難度相當大。
“那臺手術老趙做下來了?”鄭仁問到。
“嗯。”蘇云顯然有些凝重,甚至可以說是相當重視這件事情,“我評估,這臺手術你肯定能做下來;我應該也能做下來。老趙,什么時候比我強了。”
“哦?”鄭仁一下子來了興趣。
“那貨什么水平我還不知道,在別人面前,可能手術做的很好了,但根本沒法跟我比么。”蘇云的說話方式鄭仁已經很習慣了,只是今兒聽他說話,怎么都帶著一股子中氣不足。
像是苗主任說話一樣。
“可是他跟我商量了一次,就上手術做了。我估計是上次做連體嬰心臟分離手術的時候,老趙看到后有感悟,水平進步了。”蘇云皺眉說到。
“進步么?”鄭仁回憶那臺手術。
那兩天,趙云龍基本被無視,只是一名助手。但是他在婦兒醫院生生熬了很久,負責給蘇云配臺。
鄭仁卻是沒想到看了一臺心臟分離手術,趙云龍整體技術水平已經有了進步,甚至蘇云都感覺到了威脅。
“平時沒見他多能干,我估摸著是受到了刺激。”蘇云講出自己心中的猜測,“這是看你手術做得好,都感受到了壓力。”
鄭仁注意到他說了一個都字,笑笑沒說話。
“這兩天我在腦子里模擬了兩次,覺得成功的可能很大,回去試試。”蘇云又提了一句。
回到家,謝伊人和常悅早就回來了,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把菜放進廚房,蘇云就拉著鄭仁上樓去做手術。
這是一名很重的冠心病患者,但鄭仁覺得要是自己做支架手術,成功的可能性至少有50%。
與其勉強下支架的話,還不如做搭橋手術,術后能挺的時間會長一些。
蘇云有驚無險的把手術給拿下來,鄭仁并沒幫什么忙,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助手應該做的。
看著蘇云的手法,鄭仁覺得他真的已經摸到了“手感”的門檻。但正因為如此,才會產生一絲猶豫。
什么時候邁過那道門檻,可就說不好了。
普通手術,蘇云看一遍就會。但那是基于解剖結構、對手術手法的熟練了解。
手感,看不到,只能憑感覺去體會。
“看,我就說我行,老趙還差得遠。”手術做完,蘇云很滿意自己的水平,看著模型略有些自戀的說到。
鄭仁懂蘇云的感受。
做心臟分離手術的時候,他沒日沒夜的訓練,水平提升,卻沒有主刀做過一臺手術,對自己的水平并沒有太大的信心。
這回順利完成一臺高難度手術,似乎對手感有了新的理解,他心里托底了。
其實在那臺手術后,鄭仁對他的水平有評估,這種難度的手術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只是蘇云只有嘗試過才會知道。
“吃飯去嘍。”蘇云開開心心的說到。
那股子開心勁兒,鄭仁能感受的到。
成長的喜悅、歡愉,卻是是可以讓人沉醉其中。
蘇云的手機響起來,他接電話的動作似乎都輕盈了幾分,洋溢著一股子歡快。
“什么事兒啊。”蘇云懶洋洋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