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亞博士給愛德華茲講了那位終身教授的經歷后,并不知道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他悠然的坐在自己的房間里,看著胃底、胃左動脈栓塞手術的資料。
身為一名介入學科的專家,杰西亞對遠在大洋彼岸的那位終身教授有著很復雜的一種情緒。
因為他水平高,所以對于手術直播間每周五天,夜晚要直播的TIPS手術有著準確的評估。
水平很高,非常高,這一點杰西亞博士是承認的。但他沒有試圖嘗試去比較,畢竟“領域”不一樣,勉強為了比較而比較,最后只能自取其辱。
杰西亞博士承認那位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的水平,但卻并不代表他沒有嫉妒心。
最近有關于那位終身教授的傳言越來越多,各式各樣都有,甚至有人說他是布魯赫家族的成員。
諾貝爾醫學獎,已經有大半個世紀都沒有頒發給臨床術式了。而在年輕的終身教授的努力下,這塊堅冰破碎,杰西亞博士甚至能聽到咯吱咯吱碎冰船的發出的聲音。
但光是嫉妒是沒有用的,這一點杰西亞博士有著極為準確的認知。
去挑戰一個比自己年輕三十歲的學術界的霸主,只要腦子沒壞,都不會做這種無聊而且極度危險的事情。
杰西亞博士可以肯定,要是自己不知深淺的去質疑、挑戰那位年輕的終身教授的話,或許都用不了十年,自己的學術地位就會被踩在泥土里反復碾壓。
還是好好做自己的研究吧,胃底、胃左動脈栓塞術對肥胖癥以及難治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明顯。醫學么,路多的很,沒必要非同那位終身教授競爭不是。
杰西亞博士很確定自己所從事的研究有著極為廣闊的前景,雖然手術患者術后還多多少少有一點點的小問題,但研究已經進入臨床階段,總要比愛德華茲的研究好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己走在世界的前列,杰西亞博士確信沒人能比自己走的更快。
那名來自魔都的醫生很能干,他不知疲倦的做著手術以及術后資料的總結。幾乎一個人相當于三、四個人的工作量,對此杰西亞博士表示滿意。
論文已經發給《柳葉刀》雜志,要不要和那面的老朋友聊兩句呢?
杰西亞博士微笑著點開手機,給合作已久的一位評審編輯發去了問候的信息。
很快,那面就有了回復。
杰西亞博士看了一眼,馬上愣住了。
胃底、胃左動脈栓塞手術,竟然有競爭對手?!對方很客氣的說明了這一點,并且表示要是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會盡量幫助杰西亞博士的項目。
杰西亞博士有些茫然的看著回復的信息,說是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會盡量幫助,那就意味著沒有可能的情況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可能。
對方只是在客氣一下,他確信這一點。
沒聽說哪家頂級的醫療機構在做類似的研究,杰西亞博士很疑惑,但沒有掛斷電話,便立即詢問對方的信息。
可是讓他失望的是本來是老朋友的那位編審開始語焉不詳的把話題岔開,說說天氣,說說早餐,說說家里的貓,甚至提到了今年的諾獎。
完蛋了!杰西亞博士心里想到。
一般這種情況意味著自己的文章絕對沒有可能先行發表。
已經完成122例手術,而且有著詳盡的術后跟蹤與論述。對于《柳葉刀》這種更偏重于臨床手術的頂級期刊來講,沒理由拒絕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