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單純了。”見權小草出去,馮建國搖了搖頭說到。
蘇云知道馮建國說的是權小草的那兩篇《柳葉刀》文章的事兒,他笑了笑沒說話。
坐在一邊看鄭仁建立氣腹,腔鏡鏡頭進去,輕車熟路的找到“定位”——聽診器所在的位置。
“先沖洗?”馮建國問道。
“先把磁力球夾出來。”鄭仁道,“沖洗的話球一散會造成更大傷害。”
馮建國點了點頭。
通過腔鏡的電視屏幕能看見腸道表面有一連串附近有一個破口,能看見里面有各種顏色的小球。
和X光影像上表現的一樣,位置沒什么區別。光是屏幕范圍內,就可以看見3個腸道破損點。
“這么多破損?”蘇云詫異的說到:“吃了多少個巴克球啊這是。”
打開腸道,鄭仁開始用鉗子把五顏六色的磁力巴克球夾出來。
5mm的磁力球相互之間粘的很厲害,但鄭仁手法相當熟練。稀有金屬的鉗子對磁力沒什么反應,一枚、兩枚、三枚……
一直取出來30多枚巴克球后,蘇云都看傻了眼。
“這孩子是拿巴克球當糖豆吃?”
“有磁性,會不會對身體有傷害啊?”權小草小聲問道。
“咳咳,小草啊。”蘇云咳了兩聲,說到:“核磁共振,是什么原理你知道不?”
“……”權小草一下子又不會做手術了。
“可不一定。”鄭仁一邊做手術一便說到,“100多年前……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元素后,這種元素被大家認為充滿了一種神奇的力量。”
“啊?”權小草怔了一下。
“那時候有含有鐳元素的牙膏、巧克力、飲用水、藥劑等等。”鄭仁一邊夾著巴克球,一邊說道,“風靡一時,大家都認為鐳元素能激活細胞的潛力。”
“嘖嘖,小草啊,你覺得老板的說法像不像是現在很多保健品的廣告?這種銷售模式一直都沒變過,要是不搞醫療你仔細研究一下,絕對能大富大貴。”蘇云笑著說到。
“嗯,大概的原理類似。對某種新生事物其實并不了解,但因為高大上么,所以很多人都相信。就像是前些年賣的納米鞋墊什么的,都是這個概念。”
“可是鐳元素……”
“很多人都因為這個死了。”鄭仁道,“EbenByers,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一名美國富商……”
“太啰嗦了。”蘇云坐在角落里的小圓凳上,翹著二郎腿,已經把最開始老板說這事兒的目的假裝忘記,開始八卦,“那時候叫做鐳補。”
“鐳補?”馮建國問道。
“就是補鐳元素的意思。還有頂級的醫學論文背書,有論文聲稱:鐳讓公水蜥在母水蜥面前表現甚佳。”
“……”
“鐳補的生產商宣稱鐳神可以為人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能治跌打損傷,包括ED。”蘇云說到。
“我去……這……”
“很合理,你是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問題。以前治療肺結核,包括很多貴族和醫生,都用電擊療法的。現在看,根本沒有屁用。”蘇云道,“所以說么,科技進步才是人類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