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哥兒,人沒事兒吧。”周立濤問道。
“應該沒事兒,用點保肝的藥物,降降轉氨酶。再透析半個月,等肌酐回來就好了。”蘇云道。
“魚膽不是說有毒的么,怎么就這么吃了呢。”周立濤嘆了口氣說道。
“不是所有魚膽都有毒,我以前認識一個水產研究的人,他給21種淡水魚的魚膽做了檢查,12種有毒。”蘇云道。
“嗯,一般我們常吃的都有毒,特別是鯽魚、青魚、鰱魚、草魚、鳊魚,魚膽里毒性特別大。至于鱟魚膽,我沒印象。”
“鱟魚膽沒事了,不過老板你說也奇怪,都說魚膽是魚類解毒的器官,吃了會死人。可是鱟魚膽什么的就沒事,在河里、海里大魚吃小魚也沒什么事兒。”
“沒有進一步的研究,可能是吃了小魚導致中毒死亡的那些魚類都已經滅絕了吧。”鄭仁道。
“你說的我不贊同,對了周總,別干住院總了,去做基礎研究吧。”蘇云哈哈一笑,說道:“就研究為什么熊吃了整魚沒事,人卻不行。萬一有新突破呢,你成名成家,到時候美得很呢。”
“別聽他的。”鄭仁道,“離開劑量說中毒,都是耍流氓。”
周立濤心里連連點頭,但臉上卻沒露出來贊同的神情。云哥兒那是能隨便得罪的么?自己別跟著湊熱鬧了。
“魚膽里含膽汁毒素、膽鹽、氫氰酸物質,會使細胞能量代謝受阻,使得細胞壞死,導致器官功能代謝改變,引起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加重組織器官損傷。毒性主要是指氫氰酸物質,我估計沒有毒的魚膽,是氫氰酸物質含量比較少。”
鄭仁猜測著。
“民間流傳魚膽具有清熱解毒、明目功效,其實不知道說的是什么魚的魚膽。到后來,可能就變成了單純的魚膽。”蘇云道。
“我記得上學的時候有一個老教授,快80了,眼睛還沒花。說是家傳的秘方,就是吃魚膽明目。”周立濤道:“老人家看著特硬朗,我當時可羨慕了。”
“那也不是現在市面上的這些魚,再說,人家吃魚膽,君臣輔佐,溫涼相沖,說道多著呢。空嘴吃魚膽,這不是扯淡么。就像是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和感冒藥,幾個月前一個學生吃多了,直接肝衰竭需要換肝來著。”
“這不跟吃河豚一樣么,隨時都會死,只要稍微有點不干凈就會出問題。”周立濤有些害怕了。
“沒那么嚴重,平時魚膽弄破了,整條魚都是苦的。吃一口就吃不動,攝入量極低,根本沒事。”蘇云道,“就是這種吞魚膽的,應該還吞了兩個,真是作死啊。那得多大量,現在估計肝功還沒到巔峰期,兩枚魚膽,估計得打到2000去。”
“云哥兒,什么原理呢?是經消化道吸收產生毒副作用?”周立濤刨根問底的說道。
“毒素首先作用于消化道上皮細胞,因為消化道上皮細胞受到刺激,患者馬上出現惡心嘔吐,腹瀉或腹脹等消化道癥狀。老板,應該是這樣吧。”蘇云問道。
“嗯,差不多是這么個原理。我記憶中發病很快,這算是耽誤了。有快的,1個小時就來醫院。不過沒什么對癥治療的好方式,只能用透析解決腎功能衰竭的問題。”鄭仁道。
“說是氫氰酸物質其實并不很準確,學名已經改叫做鯉醇硫酸酯鈉。”鄭仁隨即道,“我在一本法醫的中字頭文獻里看到有關于鯉醇硫酸酯鈉的研究。”
“沒事你看法醫的書干嘛?想轉行?”蘇云像是忘記了魚膽的事兒,抓住法醫兩個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