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真是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要是像蘇云說的這么簡單,那就好了。
胃壁的確有彈性,但胰腺假性囊腫的彈性可不大,球囊撐開,極有可能導致囊壁撕裂,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血管撕裂,必須要急診手術。
“楊哥,話說你真上心啊,這才幾個月,內鏡超聲引導下胰腺假性囊腫引流術已經做的這么熟練了。”蘇云坐在沙發上,笑瞇瞇的說道。
“唉,要是熟練,就不至于發生這種事情了。”楊教授沮喪的說道。
“這話讓你說的,手術出事兒不出事兒,技術水平是一方面,概率是另外一方面。”蘇云撿好聽的說,“有句老話,我第一天進手術室就聽學校的老師說了——手術不出事兒,那是你做得少。做的多了,誰都特么一樣。”
楊教授知道這話有道理,可事到臨頭,誰不擔心。
為什么新技術在國內開展的緩慢?從前沒有錢換新機器是一方面。臨床的醫生保守,是另外一方面。
我開腹做的好好的,誰知道腔鏡有什么并發癥。我腔鏡做的好好的,誰知道介入微創有什么并發癥。
所有成熟的手術術式,說句不好聽的,都是一例一例意外事故堆積起來的經驗給喂出來的。
就這,各種意外還依舊紛沓而至,一個不小心就掉水里去。
“支架移位、支架堵塞、感染、竇道形成這行并發癥楊哥你都遇到了么?”蘇云問道。
楊教授茫然的搖了搖頭。
“這些才是最常見的并發癥。”蘇云道,“像是導絲莫名其妙的在支架上打個平結這種事兒太少見了。聽我的,回家的時候路過彩票站買張彩票。”
“……”
楊教授對蘇云這種不著四六的聊天方式有點不認可,但無可否認的是他這么聊天,自己真的覺得輕松了一點。
“沒開玩笑,消化內鏡手術中發生導絲打結的情況還見過有報道,只在泌尿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內鏡手術中報道過。”蘇云道,“你要是有興趣,術后寫篇個案報道,妥妥的頂級SCI,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小蘇,你覺得這種情況是怎么來的?”楊教授苦著臉問道,這件事兒他百思不得其解。
“支架的囊腔較大,可容納的導絲較多,插入過長的導絲返折后插入支架末端,產生了結。不過這個平結打的真有水準,我給滿分。”蘇云笑著說道。
“那以后要怎么預防?”楊教授除了手術是不是能挽救回來,最關心的還是預防。
反正手術鄭老板上了,自己也出不了力,就隨便聊聊。
“要是我看,如果導絲插入控制在恰好能引導支撐住支架的長度,就能避免此并發癥的發生。楊哥,你最牛逼的一點是發現問題后沒有慌,清晰認識到過分牽拉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導致胃壁損傷。”蘇云贊道。
這也算是優點?
“你看你的表情,我跟你講,這種情況,但凡你稍微一用力,就是個大口子。到時候不開腹都不行……老板應該能用內鏡縫合,但畢竟麻煩不是。現在多好,幾分鐘就完事,患者明天就能出院回家。”
希望吧,楊教授見氣密鉛門緩緩關閉,心里默默祈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