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仁笑了笑,和伊人招呼了下,轉身換鞋出門。
“老板,你說14年前的內涵管在膽道里會變成什么樣。”蘇云問道。
“不知道。”鄭仁搖了搖頭,“先看了片子再說吧。”
其實要是沒有蘇云打岔,鄭仁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去系統手術室了。
“你這謹小慎微的勁兒啊。”蘇云道,“隨便說說怕什么,還擔心我被你誘導了?”
“我估計塑料被泥沙樣結石包裹,應該還是成型的,沒那容易被消化成塑料顆粒。”鄭仁道。
“要是分解就好了。”蘇云道,“反正我估計制作的塑料材質應該也是聚丙烯,手術好做。”
八點多,帝都滴車的速度比高峰期快了很多。
上車后,蘇云問道,“老板,我覺得完整拔出來的可能性不大。”
“也不一定,雖然內涵管是塑料材質的,但有泥沙樣結石在,還是能成型。”鄭仁道。
“塑料?您二位是搞化工的?”司機師傅好奇的問道。
現在叫車的司機師傅很少與客人聊天,但眼前這位明顯是個話癆,不說話能憋壞的那種,鄭仁笑了笑不置可否。
“現在塑料到處都是,您二位說送餐的時候塑料包裝袋是不是有毒?那玩意吃了就得得癌。現在啊,連個外賣都不敢吃,”司機師傅拋出一個犀利的問題。
“的確算是污染,但得癌的話,好像沒有相關研究吧。”鄭仁撓頭道。
“前幾年我國下九洋捉鱉的蛟龍號帶回來的深海水產品里據說都有塑料,您二位說那玩意怎么就到處都是呢。”司機師傅沒有情緒的八卦著。
“咦?這您都知道?”蘇云看著司機師傅的側臉問道。
“這不是我愿意聊天么,聽一個乘客說的。他說現在咱們不管是吃什么,肯定要吃塑料。好端端的沒事弄什么塑料出來,這回可好,吃飯就跟自殺一樣,難怪我媳婦要去辟谷。”
“哈哈哈~”蘇云大笑,這位司機師傅還真是有意思,從塑料扯到辟谷上,竟然毫無違和感。
“深海里的不是我們意義上的塑料,叫微塑料。”鄭仁隨口說到:“這個概念是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關于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的。”
“微塑料?”
“嗯,它是指的是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范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是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往往難以分辨,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
“呃……海里也有PM2.5!”司機師傅道,“就說咱帝都吧,天天堵車,那么多車突突突往出噴廢氣,PM2.5能不高么。沒想到海里面也會有這玩意,看樣子是躲不掉了。”
“沒辦法,躲不掉的。”
“咱不用塑料不行么,我就不信了,離了塑料袋還活不了了?”
鄭仁沒有給司機師傅科普身邊塑料可不僅僅是塑料袋的這件事兒,他琢磨這有機會去系統手術室,最起碼先看一眼片子也行不是。
“師傅,不是這樣。”蘇云笑道,“有科學家發現在人口稠密地區的海岸上發現了更多的微塑料,并且認定了一種重要源頭——家用洗衣機排出的廢水。
他們指出,每洗一件衣服,就會沖洗掉1900多根纖維,而這些纖維看上去和在沿海發現的微塑料殘片一模一樣。”
“……”司機師傅怔了一下,“您的意思是那連衣服都不能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