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何止十萬名醫生可以做介入手術!這些核算一下,至少有20萬點精力值等待著自己。
要是自己擁有那么多的精力值,應該再也不會出現一夜白頭的情況了。
見自家老板愣愣的看著新的機械臂,蘇云笑呵呵的問道,“高興傻了?你這體格子壯的像是牛犢子一樣,還這么擔心穿鉛衣么?”
鄭仁搖了搖頭,按捺注心中的喜悅,先拿起說明書,從頭仔細翻看機械臂的講解說明。
再加上蘇云已經試驗過不知道多少次,有他的實際操作,修整了一些連廠家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鄭仁接受的極快。
畢竟這是第一臺能夠操控導絲那么細的耗材的機器,能像鄭仁、蘇云一樣做介入手術的人絕無僅有,所以在這間示教室里得出的結論才是最接近事實真相的。
鄭仁用了足足2個小時才把說明書看了一遍,期間做了很多次模擬,對操作這臺“大玩具”多少有了一點心得。
最重要的是來自蘇云的經驗,這貨不光是看一遍就會,讓他自己獨立研究,能力也相當強大。
當鄭仁坐在操作倉里,打開屏幕,面對3d模擬的假人,他把手放到生物電感應傳到裝置里。
這套裝置就像是一副手套,按照蘇云的說法,以后建議要訂制。
現有的裝置顯然是克里斯蒂安按照鄭仁的模型設定建造的,蘇云用起來并不很趁手。
至于技術、知識產權之類的事情鄭仁并沒有理睬,在精力值、幸運值的獎勵面前,那些都是塵埃。
不管克里斯蒂安對金錢有沒有興趣,這項業務都要開展下去。于人于己,都有巨大的好處。
坐在操作倉里,鄭仁忽然有一種古怪的感覺,他覺得自己像是操作一臺傳說中的機甲。
像是第九區里的那種,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與念頭都會忠實的傳遞并且表達出來。
鋼鐵的密閉空間,雖然沒有暴力、熱血的那種操作,但鄭仁依舊很開心。
蘇云給假人做完穿刺,氣密鉛門關閉,手術室里的機器直接開始放線。
3d打印的模擬人和真人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但這種區別被鄭仁無視掉。現有條件已經是很完美的了,這要是在真人身上摸索,這項技術在臨床鋪開不知道要多少年的時間。
雙手放進生物電感應傳到裝置里,細密的金屬元件嚴絲合縫的貼在手上,除了冰冷之外沒有微弱電流沖擊時的酥麻感覺。
這和鄭仁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他嘗試活動了一下手指,屏幕上手術室里的機械臂相對應的手指也動了一下!
鄭仁沒有像是小孩子一樣歡喜雀躍,而是估量著機械臂手指的運動幅度,自己在努力琢磨動作幅度的問題。
……
……
注1:我們科室3名手術醫生,2名醫生患了皮膚病。據說放射線是散射,穿著鉛衣就沒問題。但理論畢竟是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