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肉爛在鍋里這個粗俗的形容真就是院領導的做法,孫超已經相信了毛持的說法。
“一個博士生就把手術做了,患者呢?沒事兒吧。”孫超問道。
“馮教授不放心啊,視頻讓鄭老板看了一眼,確定沒事就下去了。給了幾天抗生素,患者現在已經沒啥事兒了。就是每天都有很多醫生去看他,把他當標本,鬧的患者天天拉著馮建國問東問西,有點害怕。”
說著,毛持哈哈大笑。
“你們也是,一個腸破裂有啥好看的。”孫超不屑的說道。
毛持忽然斂去笑容,靜靜的看著孫超。
孫超主任皺眉,他很了解眼前這位老友、對手。平時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但只要他嚴肅起來,說的肯定是很重要的事情。
這是要說合一下自己不要與鄭老板鬧矛盾吧,孫超猜測。
“孫主任,咱知根知底的,當年怎么起家心里都有數。”毛持把隔離服穿上,認認真真的說道。
起家……孫超肯定還記得。
在小三十年前,國內只有一兩家醫院開了血管外科,其他醫院并沒有這個專業。那時候自己師從嚴老,老人家給自己確定了血管外科這條路。
當時還很不高興來著,覺得是嚴老欺負自己是農村來的,好科室不讓自己去,甚至連好專業都不讓自己搞。可是來到單位工作了一段時間就知道嚴老的心思,可謂是大費苦心。血管外科這個領域這就是一片藍海,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后來隨著血管外科的蓬勃發展,孫超坐上了快車。
再后就是開展介入手術的時候,自己沒有因為介入手術吃線而拒絕這種手術。
不是有多高尚,也不是眼光有多好,因為那時候自己面對著從普外科來高血管的教授的競爭。
自己不做也不行,孫超算是逼上梁山。
掌握了介入手術,這才掌握了血管外科的制高點,連續幾年的打壓、勾心斗角下終于站穩腳跟,最終成為國內血管外科界的大牛級人物。
毛持說這事兒……孫超不笨,每一個頂級三甲醫院的主任都是學霸級的人物。甚至現在很多學霸連頂級三甲醫院的大門都進不來,只能望門興嘆。
他馬上就想到了毛持剛剛說的那個案例,毛持這貨是話里有話。
“毛主任,你是說……”
“當年咱們是國內微創的開啟者,其實說實話,都特么是被逼出來的。原本的山頭上蹲著學術界的老主任們,想要出頭就得有自己的東西。”
孫超點頭稱是,這是掏心窩子的話。
“現在不同了,經過幾十年的奮斗,我們都成了當年我們最討厭的那種人。”
“……”孫超愕然,但回頭看看,的確就是這樣。
自己在不經意之間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說起來似乎有些嘲諷的味道,可是這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能證明自己的成功。
只有成功者才有被討厭的資格,失敗者已經被掃入垃圾堆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