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里長了東西,上面有黏膜覆蓋,看不見是什么。老板猜是鼻子里長牙了,你覺得可能么?周總?”蘇云問道。
“呃……我倒是看過一篇報道,直腸長牙的。”周立濤道。
“別扯淡,是假牙掉了,在直腸里排不出來的事兒吧。”蘇云斥道。
“我也看過類似的報道,一片發表在放射學雜志上,說是做檢查的時候發現腳趾上長了一個類似于牙齒的物體,后來拔除就好了。”鄭仁沉聲說道。
“嗯嗯嗯!”周立濤連連點頭,“我看的是一個英國患者,經常性的腹部疼痛,于是做檢查,發現直腸里有一枚牙齒。具體長在什么位置論文里描述的并不詳細,說是發現的唯一一篇。我覺得可能是鈣化的贅生物?”
“都有可能,真正牙齒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沒有更多的案例表明是牙齒。”鄭仁道,“其實在鼻子、耳朵、眼睛里長牙,應該是真的。其他位置的牙齒,都經不起推敲。”
“牙胚原位錯誤牙胚距萌出點過遠或位置異常么,簡單點說,別弄的那么復雜。”蘇云道,“基本都是遺傳因素或是內分泌障礙、外傷、局部感染導致的。可老板你看一眼就隔著黏膜說是埋伏牙,這個我不能理解。”
“就是猜么,你都說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我謹慎說話不行,隨便說也不行,你到底要怎樣?!”鄭仁問道。
蘇云楞了一下,也被這之間古怪的邏輯逗笑了。
“前幾年在群里有一張CT,埋伏牙長到右眼眶邊上了。要是拔牙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直接導致失明。”蘇云轉換話題相當快,他馬上開始講案例,“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異位牙的病例。至于鼻子、耳朵都沒見過。”
“能親眼見過一例就很厲害了,我一例都沒見過,雜志上也很少有類似的報道。”
“耳道里的牙大概也類似出現在眼眶里。”鄭仁道,“原理是一樣的,沒什么好解釋。”
說著,蘇云的手機響起來。CT室的醫生打開的,說是患者已經做完檢查,影像資料上傳了。
蘇云馬上打開電腦,找到剛剛流鼻血患者的片子。
果然,上頜骨切牙管的多生牙齒,臥位的長在鼻腔里。長度大約有2cm,這家伙可是夠長的!
看著片子,鄭仁知道大豬蹄子又對了一次。鼻腔里長的果然是牙齒,難怪他經常流鼻血、鼻子疼呢。
“患者回來讓他去口腔住院治療吧,至少得一個小手術才行。2cm,鑿子得鑿多少下才行。老板,你說這算是拔牙么?收費怎么辦。”蘇云嘖嘖稱奇。
“想完整拔下來,要全麻,住院是應該的。手術的難度是有,但不大。”鄭仁已經在心里模擬了一遍手術。
這種小手術,也沒有系統獎勵,鄭仁不愿意浪費手術訓練時間。對于口腔科醫生來講,可能會費點事,但絕對不會出現拔不出來的情況。